讀書日
大人和小孩的一千零一夜:給父母的床邊故事,讓大人了解孩子,以及自己心中的孩子

大人和小孩的一千零一夜:給父母的床邊故事,讓大人了解孩子,以及自己心中的孩子

  • 定價:360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8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故事是與孩子溝通的橋梁。這是真的,要不要一起試試看?

在熟悉的親子日常中,林蔚昀變身雪赫拉沙德王妃,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透過這些故事,她帶我們一起去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大人自己的內心小孩)。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請注意!
這不是尋常的童書導讀工具書,而是憤世媽媽學習如何當一個母親的真實生命故事。

  透過與無數的繪本或兒童小說的相互撞擊,她寫下了自己的嘗試、犯錯、反省、修正以及領悟。

  在這本書中,著名的詩人與專欄作家林蔚昀帶我們讀了各種主題的繪本與兒童書,可是她並不企圖用這些圖書來解決教養難題(雖然也許可以),而是當作理解孩子、他人與自己的工具。

  自己、他人和世界是這本書的主軸。在熟悉的親子日常中,她變身雪赫拉沙德王妃,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故事中有書、有難搞但可愛的小野獸,有情緒小劇場,也有廣大的世界。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故事,她帶我們一起去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大人自己的內心小孩)。

本書特色

  看林蔚昀談繪本和童書,最讓人著迷的,不只是她談論了數百本來自世界各地、甚至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書。還包括她像個千面女郎那樣,揉合了詩人的浪漫、哲人的批判,既有母親的務實,也有捍衛自己內心小孩的堅持。

  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她風趣的討論屎尿問題,也用同理的態度理解孩子鬧情緒、手足紛爭,並且勇敢地承認身為母親的狼性。她關心性教育、兒童人權、公民社會、歷史人文,也敢直面性別認同與性侵問題。

  最令人心有戚戚焉的是,她並沒有被親子教養這頂大帽子遮蔽目光,窄化了閱讀的目的與樂趣。在討論這些書的同時,她不斷強調:自己、他人和世界才是這本書的主軸。她希望透過閱讀這些繪本與童書,我們能拋下成人的主觀,回憶起自己曾經是個孩子。因此,所謂的教養並不是高高在上去指導孩子,而是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大人自己的內心小孩。

名人推薦

  ● 這不僅是一本林蔚昀分享繪本與童書的書,更是林蔚昀的真實人生。——吳在媖(兒童文學作家、繪本人生寫作課帶領人)
  ● 蔚昀在一種不斷反省、辯證、翻轉的動態過程中,揭示了她是如何學習成為一個母親。——吳俞萱(詩人、實驗教育工作者)
  ● 林蔚昀帶領讀者從繪本裡走進日常,再讓讀者從生活中走進故事裡。——陳培瑜(閱讀推廣人)
  ● 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讓自己過一次童年的母親的私房寶典……——游佩芸(作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 這本書不教你解決教養問題,而是像鏡子一樣讓你照見自己。——廖瞇(作家、獨立教育工作者)
  ● 育兒之路會遭遇的種種問題,作者幾乎都涵蓋到了!——潘家欣(詩人)
  ● 那些為孩子唸故事的上千個日子裡,我們因故事加深了對世界的認識!——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就是林蔚昀!討論繪本和童書的文字,同樣有著她獨特的味道,一如我認識的她:認真活著、認真思考、認真對待周邊的人與世界......這不僅是一本林蔚昀分享繪本與童書的書,更是林蔚昀的真實人生。喜歡這本書裡每一篇的標題,像一首短詩,輕敲我們的心。——吳在媖(兒童文學作家、繪本人生寫作課帶領人)

  蔚昀以「我們不了解孩子」作為起點,試圖理解孩子行為表象背後的幽微感受。她時常寫到「重要」二字,那接續其後的道理往往不是向我們說教,而是她積極地在嘗試、犯錯、修正、再次嘗試的英雄之旅上,切實體驗到了生命對她的教誨。於是,她寫下的那些重要頓悟也在一種不斷反省、辯證、翻轉的動態過程中,揭示了她是如何學習成為一個母親。她總是務實地看清各種條件中的可能性,再因應找出那具有狂想性格的作法,毫無疑問,真正的詩就是在種種限制下突圍和萌生的。——吳俞萱(詩人、實驗教育工作者)

  林蔚昀帶領讀者從繪本裡走進日常,再讓讀者從生活中走進故事裡,來回穿梭其中,故事豐富了作家的居家生活,也精采了我們的閱讀經驗。——陳培瑜(閱讀推廣人)

  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讓自己過一次童年的母親的私房寶典……——游佩芸(作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憤世媽媽不是一開始就憤世,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媽媽,更不是一開始就讀那麼多繪本。憤世媽媽很注重兒童權利,但還是會跟小孩吵架,而且會很誠實的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是我喜歡憤世媽媽的原因。而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說:「讀繪本對我來說,是理解孩子和自己的工具。」這裡的工具,指的不是教你解決教養問題的指南、說明書,而是像鏡子一樣讓你照見自己,又像放大鏡讓人看到原本不知道的世界,甚至也有些像橋梁,連接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廖瞇(作家、獨立教育工作者)

  這是本親子共讀必備的故事指南!從大便到出門去冒險,從阿公阿嬤的無邊溺愛到手足相處的甘苦談,育兒之路會遭遇的種種問題,作者幾乎都涵蓋到了,簡直太貼心啦(手比愛心),買起來!——潘家欣(詩人)

  「童話不是乘載夢想的迷幻劑,而是喚醒現實的清醒劑。」這句出自韓劇的台詞,最能說明那些為孩子唸故事的上千個日子裡,我們是如何因故事拓展了自己的生活視野,加深了對世界的認識,故事的主題總是涵蓋孩子的成長環境,也挖掘出成人在日復一日生活裡疏忽遺忘的那些事,昨天、今天、明天,我們就算讀了1001夜也還不夠呢!——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蔚昀


  1982年生,臺北人。長年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自己和不是自己的房間》等書,譯有《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麥提國王執政記》、《麥提國王在無人島》、《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選集》等作。

  經營粉絲專頁:憤世媽媽
 
 

目錄

推薦語
作者序
透過繪本,看見兒童——寫給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

第一篇:我是誰呀?
第一夜:道在屎溺
第二夜:來談談不知道怎麼談的性
第三夜:你的規定不是我的規定
第四夜:不要怕,只是情緒而已
第五夜:想像共和國
第六夜:好好活著,才能好好死去
第七夜:走出家門去冒險
第八夜:覺得很挫敗嗎?沒關係,我也是

第二篇:讓人又愛又討厭的別人
第九夜:媽媽是千面女郎
第十夜:爸爸們,請向比利時的青蛙看齊
第十ㄧ夜:沒關係阿公和有求必應阿嬤
第十二夜:手足情深,就是可以一起搗蛋
第十三夜:可以和我做朋友嗎?
第十四夜:做自己的艱難
第十五夜:彩虹是所有人的彩虹

第三篇:世界是一所學校
第十六夜:準備好長大進入這個世界了嗎?
第十七夜:家家有本難寫的作業
第十八夜:來自土地的歌
第十九夜:歷史重要嗎?
第二十夜:你喜歡畫畫嗎?
第二十一夜:兒童權利是可以去想吃冰的地方吃冰

第四篇:孩子喜歡的圖書
第二十二夜:孩子們自選的圖書(幼兒)
第二十三夜:孩子們自選的圖書(小童)
第二十四夜:孩子們自選的圖書(大童)
 

作者序

透過繪本,看見兒童——寫給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


  「沒有孩子── 只有人;但是他們的認知和我們不同,經驗和我們不同,衝動和我們不同,情感和我們不同。我們要記得,我們不了解他們。」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如是說。
  我一直很喜歡他這段話,這裡面有兩個重點:
  孩子是和大人平等的人,這是第一個重點。
  大人不了解孩子,這是第二個重點。

  可是,大人又曾經是孩子。為什麼曾經是孩子的大人,長大後卻忘記當一個孩子是什麼感覺了呢?為什麼大人無法了解、同理兒童?為什麼當大人還是孩子的時候,討厭身邊的大人對待他的方式,長大後,卻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

  這些疑問,是我在當媽媽之後,一直在思索的。小時候,我討厭媽媽陪我睡覺時,總是叫我「快去睡」。那時我總是委屈的想:「為什麼她不想和我在一起?」沒想到,等我當了媽,一天到晚也都在對孩子說:「快去睡!我等一下還要工作!」小時候,我開口閉口都是:「好無聊喔。」長大後,聽到小孩說:「好無聊喔。」我反而會罵他們:「無聊就自己找事做!我想要無聊都沒辦法無聊呢!」

  我會為了好多事罵小孩,罵他們不穿衣服,罵他們拖拖拉拉,罵他們講都講不聽。叫他們不要在家踢球,他們偏偏要踢;叫他們不要跑來跑去,鬼吼鬼叫,他們偏偏要這樣做,叫他們不要看YouTube了,不要再玩了,要回家了,他們卻一直說:「等一下!等一下!」或「馬上!」然後,繼續看,繼續玩。

  當然啦,我知道罵沒有用,也會提醒自己要換位思考,不要成為我小時候不想成為的那種大人(我罵孩子那些話,都是我小時候聽過,而且覺得好討厭的呢)。要同理孩子,要記得「他們只是孩子,他們還在學……」,但總是失敗。我無法真心理解孩子在想什麼,為什麼做出這樣,而不是那樣的行為。所以,我也無法同理他們。

  直到,我看了柯札克的兒童小說《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才能稍微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柯札克寫到,一群男孩在下課時,去學校中庭瘋狂打雪仗,聽到上課鐘響了,沒有馬上進教室,反而更瘋狂的玩耍。他們是因為叛逆而這麼做嗎?不是的,而是「鐘聲會讓我們更有力氣玩,就像是行軍時的樂聲。如果在鐘響前,我們還為了保留力氣,有一點點矜持,現在我們則完全放手一搏。我們要把力氣用盡、用到底、把最後一點點碎屑般的能量,完全傾倒出來,像是清晨前的最後一支舞」。

  因為知道遊戲要結束了,因為捨不得,所以要把握最後一分鐘玩好、玩滿。這個道理我也不是不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看到柯札克用如此細膩的方式寫出來,讓我能感同身受,又是另一回事。在《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中,有許多這樣讓我恍然大悟的片刻,而在繪本和兒童小說中,也有許許多多讓我明白「啊,原來孩子那時候是這樣想/這樣感受」的畫面。

  原來,大人不是不能明白、同理孩子,只是需要有人提醒,讓他們重新想起,那些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不被允許,於是必須隱瞞、壓抑、遺忘的感覺。這是我寫《大人和小孩的一千零一夜》的初衷——我就是透過繪本和兒童小說,去理解孩子和孩子的世界,而孩子也透過閱讀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

  自己、他人和世界是這本書的主軸。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先認識自己、對自己感興趣;然後認識他人,對他人感興趣;最後認識這個世界,對世界感興趣。在第一章〈我是誰呀?〉中,我會談談一些和孩子的身體、心靈、情緒、思想有關的想法,以及相關的繪本。在第二章〈讓人又愛又討厭的別人〉中,我會談談孩子最熟悉的他人(媽媽、爸爸、祖父母、手足、朋友同學),還有自己和他人的互動。在第三章中,則會談談孩子和世界的互動,以及我覺得孩子在世界上立足,需要知道的事,以及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事。

  因為第一章到第三章都是媽媽在碎碎念和列舉書單,為了讓孩子也能有發聲的機會,所以在第四章中,我列舉了一些孩子們在不同年齡層喜歡的書,也說了說我對這些書的觀察。原本我希望,他們可以自己說說喜歡的理由。但是因為有截稿期限,所以作罷。而且,當我問孩子為什麼喜歡,孩子的回答通常是簡短的「不知道」或「很好玩/很有趣」,那好像也沒什麼好寫的……小孩喜歡什麼東西,或不喜歡什麼東西,好像不需要太多理由,反而是我們大人需要比較多理由。

  必須說明的是,這不是一本繪本導讀,所以不會有文本或圖像的分析。我不是繪本研究家,只是一個讀繪本的媽媽。繪本對我來說,是理解孩子和自己的工具。但是,當我說「工具」的時候,我的意思不是要家長拿這本書來「教小孩」。老實說,我很怕「拿書來教小孩」,或者說,就算要教,也應該是要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理解,而不是用力說教。我覺得,閱讀應該是一件愉快的、自己想做才做的事,如果連愉快的休閒活動都要「寓教於樂」,那搞不好就不會想做了啊。

  我不會用繪本去教小孩,而是試圖打開對話的可能,看看繪本和小說如何能與生活互動。所以,幾乎每一篇開頭,都會有一個日常生活的場景,然後發展出一些融合教育想法、繪本閱讀和日常觀察的隨想。這本書原本是我在「人本教育札記」寫的每月專欄,寫了二十個月,所以也可以說,這是我用繪本和隨想的形式,在寫我和孩子的成長日記(讀者會發現,文中的孩子年齡有改變,想法也有改變。同樣的,我也在改變)。我期望,這不是一本教大人怎麼教孩子、可以從繪本中得到什麼的書,而是一本讓大人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自己的內心小孩)的書。這麼一來,大人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可以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笑)。

  不過,這也不是一本讓大人自我感覺良好,「喔耶,那我們就一起當小孩吧,不用管社會規範怎麼說了」的書。童年無法重來,我們大人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回去當小孩了;小孩再怎麼不想長大,也無法留在童年(其實,小孩是害怕長大,又期待長大的)。做父母的人,要記得自己必須引導孩子進入社會。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會有各種挑戰及挫敗,父母了解了這些挑戰和挫敗,就更知道如何引導、陪伴孩子。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大人看的,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小孩,但也讓大人可以和孩子共讀,讓孩子了解自己和大人,並讓大人小孩一起討論一些事。(但千萬不要強迫討論,也千萬不要強迫小孩讀書)

  繪本讓我看到:有各種各樣的孩子,孩子會遇上各種各樣的事,這些是正常的。其實不只繪本,文學對我來說的價值也在於此。文學說:我們不必活成某一個特定的樣子。我們可以是我們自己。一定可以找到一個方式,讓我們是我們自己,但也可以在世界(的修羅場)上活下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05301
  • 叢書系列:Education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5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篇:我是誰呀?
 
「媽媽,你是誰呀?」孩子最近常常問。
 
我:「我是媽媽呀。」
 
老二:「喔,你是你媽媽呀。」
 
老大不滿意:「不是,你不是媽媽。」
 
我:「我是吸血鬼呀。」
 
老大哈哈大笑:「好啊,你來吸我的血啊。」然後又問:「你是誰呀?」
 
這樣對話,可以這樣無限迴圈下去。有一次我真的掰不出來了,反問:「那我是誰啊?」
 
老大:「你是你呀。」
 
我是我,真是個好答案。
 
但我又是誰?我又是什麼呢?
 
「我」是個奇妙的東西,會跑會跳,會吃喝拉撒,會思考,會做夢,會出生,會死掉。
 
「我」是個永遠的大哉問。孩子們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所以他們才會不停的追問。
 
第一夜到第八夜,就讓我們來談談關於「我」的二三事,從最簡單的吃喝拉撒,聊到情緒、人我分際和「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第一夜:道在屎溺

 
有一次,我媽、我家老大和我圍在尿布檯旁邊,幫小兒子換尿布。我憂心忡忡的說起,小兒子昨天大便比較稀,不知道有沒有生病。
 
「拉肚子嗎?還是只是便便比較軟?」我媽實事求是的問。
 
「比較軟。」我說,又追問:「那是什麼原因才會比較軟?」
 
「沒什麼原因啊,大便有時候就是比較快通過腸道,就像火車快飛一樣。」說完,這位七十幾歲、已經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老太太,就放聲高歌:「大便快飛,大便快飛,穿過小腸,來到大腸,不知經過幾公尺,來到直腸,來到肛門,大便出來真歡喜……」讓我們全都哈哈大笑。
 
可能因爲身為寄生蟲學家,常要和屎溺打交道,我媽向來百無禁忌。但她同時很有科學精神,這首出口成章的歌謠裡,還有關於消化系統的知識呢。我朋友甚至開玩笑說:「叫你媽錄一張科學阿嬤唱童謠好了!一定會大賣!」
 
和我媽不同,我從小就有潔癖,整天都在洗手。我曾以為這樣的我,絕不可能當媽媽。但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生了孩子後,潔癖不藥而癒,而且為了確保孩子的健康,我每天都會認真根據兒童健康手冊的「嬰兒黃金九色卡」觀察大便呢!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