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積極想像:與無意識對話,活得更自在

積極想像:與無意識對話,活得更自在

Pratica dell’Immaginazione Attiva: Dialogare con l’inconscio e vivere meglio

  • 定價:380
  • 優惠價:7266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接近無意識,不是只能透過夢!
積極想像,
榮格心理分析不同於佛洛伊德最重要的技術之一
 
積極想像是源源不絕、鮮活立體的內在對話
幫助我們找到與自身有關的嶄新訊息
 

  榮格在《紅書》中提到,他在生命最艱困的時期開發了活躍的想像力,拯救瀕臨分裂的自我。這個方法發展為分析的工具,就是積極想像。

  現代性的困境與個人意義的喪失有關,需要藉著重新與心靈深處的集體無意識連結,建立新的價值觀,以找到個人靈魂的歸屬。積極想像的實際作法,即是透過繪畫、雕塑、舞蹈、書寫等途徑,把清醒狀態的無意識內容具像化,有意識地與之建立關係,產生有益的效果。

  積極想像是個體化歷程的工具,透過這個歷程,個體能全然而有意識的實現自己,得到關於自己的真理。
  積極想像亦有助於恢復穩定的心理、幸福感,開發我們所不知道的內在潛力和資源。

  本書作者瑪塔.提巴迪是義大利著名榮格分析師,在本書中,她帶領讀者找出如何在積極並有意識的清醒狀態下與深層的無意識接觸,並和這些有生命的意象進行直接的溝通,變化和治癒常常就在這種不受意識干預的情況下悄悄發生。

  「消極想像」是比較表面的現象,一種挫敗後的隱性補償。它是失調的因和果,是虛構的、不真實的慰藉,或許與佛洛伊德提出的欲望得到幻覺上的滿足相吻合。

  「真實想像」的特點在於我在意識和無意識遊戲中的積極參與和負責,而且是深層心理的純粹表態。唯有在意識學會跟無意識合作的那一刻,人格的和諧、平衡及創造作用才算完成。

本書特色

  ★中文世界首次引進「榮格積極想像方法」專著
  ★附作者為中文讀者撰寫之實務操作專文,透過四步驟與積極深層書寫,幫助你快速面對來自無意識的訊息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陳文玲(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
  洪素珍(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賴佩霞(魅麗雜誌發行人)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瑪塔.提巴迪(Marta Tibaldi)


  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擔任義大利分析心理協會(AIPA)和國際分析心理學協會(IAAP)的榮格心理學培訓分析師與督導,目前是IAAP香港發展小組(HKIAP)的聯絡人。她定期在義大利、中國和台灣的幾所大學舉辦工作坊與研討會,多次以積極想像、積極深度書寫(Active Deep Writing)、陽性與陰性、重度創傷治療與腫瘤心理學做為主題,擔任國內和國際會議與研討會的講師,並著有多篇文章論述。帶領許多積極想像、童話和積極深度寫作的跨文化團體,也是一個旨在探究腫瘤疾病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參與研究團隊成員(義大利錫耶納的教育、人文與文化傳播部)。目前是錫耶納大學跨文化心理學教授。已出版《快樂島嶼的神話》(The myth of the happy islands, 1975,與G. Mazzoleni, D'Anna 合著)、《超越癌症:創意轉化我們最怕的疾病》(Beyond Cancer. Transforming creatively the illness we fear most, 2010)、《跨文化認同:榮格心理學在香港》(Transcultural identities. Jungians in Hong Kong , 2016,與T. Chan - M. Chiu - M. Lee - B. Tam - E.T. Wong合著),也是部落格「榮格分析心理學於義中之間」(martatibaldi.blogspot.it)的作者。

譯者簡介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有《玫瑰的名字》、《魔法外套》、《馬可瓦多》、《白天的貓頭鷹/一個簡單的故事》、《依隨你心》、《虛構的筆記本》、《巴黎隱士》、《在你說「喂」之前》、《跟著達爾文去旅行》、《在美洲虎太陽下》等。
 
 

目錄

【推薦語】
【中文版自序】積極面對無意識想像
【給台灣讀者】義大利文版前言說明

前言  利用積極想像,獲得完整心靈的第一手資訊
導論  正視無意識

第一章  深層想像之境
榮格的積極想像法

第二章  心中的風景、植物、動物和人物
心中的風景與植物
心中的動物
心中的人物

第三章  身體意象
運用EMDR(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

第四章  關於深層意象和個體化歷程的幾個想法
對深度和個體化歷程的檢驗

第五章  關於「接受分析」(和積極想像)

結語

致謝
【附錄一】如何操作積極想像
【附錄二】參考書目
【附錄三】中文版新增參考書目
 
 

中文版自序

積極面對無意識意象  


  我很高興能為《積極想像:與無意識對話,活得更自在》中文版寫序。這本書於二○一○年在義大利初版問世,今天中文版讓我有機會回頭重新省視這個文本。在義大利出版當時恰逢十分特別的時空環境,一是二○○九年榮格過世五十周年,二是二○一○年《紅書》在義大利出版。這兩件事再度引起大家對心理分析的興趣,其中以積極想像方法尤其受到矚目。

  而且從本書義大利文版出版到中文版與讀者相見這幾年間,我參加了不計其數的活動,其中包括在香港國際分析心理學會(HKIAP)擔任計畫主持人、講師和督導員,在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的台灣心理治療學會(TIP)擔任應用分析師。因為這些職務,我得以定期且持續地與往往和西方大不相同的人、文化及社會面向對照,發展出心理分析的跨文化觀點。

  就心理分析的跨文化角度出發,我注意到,華人學員傾向從實務而非理論去探討心靈,因為與西方不同的是,在知識這條路上東方偏重歸納多於演繹。除了思維模式不同,需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專業工具,以處理個人和社會的心理不安也是原因之一。在這個情況下西方講師必須視當地實際情況,在對中華文化的特殊性及特質有所理解的條件下,調整心理分析學講學內容。這個有趣也很有創意的功課,帶動了國際榮格研究對心理分析教學新型態的研究與發展。

  本書原本是為義大利讀者而寫,因此亞洲讀者在書中會看到與義大利政治、社會及文化背景相關的指涉,難免霧裡看花。特別是義大利文版的〈前言〉,提及義大利八○年代的政壇人士和電視明星。為避免妨礙閱讀,我在義大利文版〈前言〉之前增補了一篇〈說明〉,是專門為中文讀者所寫,介紹文中提及的義大利人和時空背景。

  《積極想像:與無意識對話,活得更自在》中文版還多了一篇附錄,是義大利文版沒有的,說明積極想像方法實務操作的四個步驟。根據這些年我在香港、台灣、澳門和中國講學,辦工作坊的心得,我在附錄中詳細說明了積極深層書寫技巧,這是我長時間研究而得的一個分析工具,可以當作基礎入門手法應用在積極想像方法上。

  在體驗積極想像方法之前,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積極、警醒地面對無意識意象要具備專業能力、要專注,也要謹慎而行,任何一個隨意之舉都有可能造成心靈上的傷害。因此,準備做積極想像的人自身需要有一定時間的深層心理分析經驗,而且心理平衡狀態良好,以避免被無意識意象迷惑,也要避免受困於我透過防衛機制,例如智性化和審美化,做無謂的幻想。因此我建議中文讀者在初期操作積極想像方法的時候,要有專業榮格心理分析師從旁督導,並且善用深層積極書寫以便於熟悉以「觀察者」身分面質我和自性。

  我期許《積極想像:與無意識對話,活得更自在》可以成為中文讀者手中有用的工具,以學會有指向性地積極面對無意識意象,唯有如此,才能活得更自在。
 
羅馬,2016年10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70943
  • 叢書系列:PsychoAlchemy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深層想像之境

榮格的積極想像法

我們的頭腦裡充滿意象,卻往往不自知。我們如果懂得關注湧現的內在意象,就會發現在我們內心有一個生氣勃勃的言說世界:風景、植物、動物和人物出現在我們的感知中,與我們交談,回答我們的問題,但前提是我們要學會直接面對它們,同時心懷敬意。

關於深層想像,智利電影導演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如是說:

大多數時間我們對於何為想像毫無概念,我們不願被它無所不及的觸角碰觸。除了知性想像之外,還有感性、情欲、身體、經濟、神祕及科學想像……。無論哪一個領域都少不了想像,包括我們視為「理性」的領域也不例外。想像無所不在。因此我們應該好好發揮想像力以面對現實,不要侷限於單一視野,而要從多重視角出發。

我們習慣以信念和自我制約中的狹隘範例做為評估準則。對神祕、廣袤、難以預料的現實,我們只能覺察穿透我們視網膜的那些。積極想像是擁有更開闊視野的關鍵,讓我們從他人的觀點闡明生活,從不同角度思索與感受。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能夠擺脫我們自己,跨越個人小世界的疆界向世界展開。

當我們進入無意識想像之境,會發現在那境內一切都是鮮活而真實的,而這個心理真實遠比我們願意相信的更近,也比我們以為的更容易靠近:每一個感受、每一個情緒、每一句話語、每一個生理反應、密集攻擊我們的每一個刺激,只要以心靈之眼觀察,就能夠將它人格化,帶領我們進入那深層想像之境。

到底什麼是「人格化」呢?在榮格心理學中,「人格化」這個名詞指的是自發性地啟動無意識想像,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理過程,會將情緒轉化成意象。而無意識的運作憑藉的確實是圖像,而非概念:

(人格化是以自發方式)汲取經驗,得以看見,談及生存體現彷彿是心靈臨在(……),這種在世界上存在、經歷世界的方法彷彿心理場,事件在那裡交付予人,因此事件成為觸動我們、感動我們並吸引我們的經驗。

即便意象並非自發性出現,仍然保持待命狀態,彷彿貴重寶石的礦藏等待被發掘,一如接下來這個積極想像的例子:

很黑,我在一個山洞裡,僅有微光,我可以移動。我下到深處,那裡有一個藏寶箱,裡面裝滿了金幣,我環顧四週,十分困惑,我沒想到會找到寶藏,我問我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然後聽到一個聲音叫我過去。我很害怕。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