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人物專訪

  • 賤與快樂都要在平庸之上?──黃裕邦X鄭聿的詩學決鬥

    文字提供:時報出版 攝影:陳佩芸 側記:蘇吉 / 2025-03-27

    《普通快樂》的節制之處不只在於意象、修辭。詩集的章節安排也讓人看見鄭聿控制狂的一面:詩集精分五集、每輯皆為七首,自認「可能是編輯魂爆發」而形成的結果。另一方面,《微賤》形式多變,有如〈New Balance〉形式與內容形成左右交替,產生平衡之作,也又一系列藝術創作。黃裕邦也分享其中一幅作品以複寫紙為底,印上制式的編輯退稿信,最終以潤滑液加上水彩作畫,以某種酷兒、靈動的畫跡擾動制式化的印刷、文字。 論及兩人...

    More
  • 袒露的心──翁禎翊談《你在暗中守護我》

    採訪:陳柏煜 攝影:陳佩芸 / 2025-02-21

    散文的「真實」,會不會更像一種「寫法」?禎翊有一套獨特的技術論:「我一直很想寫小說,但我發現我沒辦法憑空寫作。就像AI不會憑空生成,需要灌東西進去訓練。閱讀別人的作品、與不同成分的人交往談話,就像在訓練我。」

    More
  • 潘家欣/拒絕鄉愿,方能成為好作家——評宋尚緯《我還在這裡》

    作者:潘家欣 / 2025-03-27

    《我還在這裡》不是寫自己如何成功的散文,是徹頭徹尾地書寫人生的失敗,以毫不自溺的冷靜筆調,剖析人生中發生的慘案啟示。「賣慘」原是社群時代博取專注的手法之一,然而,這本散文的高度正在於—以「賣慘」為主題,不卑不亢更不賣慘地,確實傳遞出「文學」的價值。

    More
  • 自我與傷口的莫比烏斯環──談《烏鴉與猛獁》存有的人道動物園

    作者:曾稔育 / 2025-03-17

    「我們還要活多久?」 多年前,讀到胡遷的〈獵狗人〉,那句由兒子發出的嘆息,道破著人在傷害與被傷害之間,對生存持有的無奈。那或許源於所有人心皆有過的一片荒蕪,然滋養那片血色陰影的,實則源自他者與更外層的社會結構。 鴻祐從這般體悟,揮散出8篇表面看似無關,但卻複雜交錯的短篇故事。瀰漫於敘事裡的煙火,如現實與精神的火光,引領著各篇主角,進行傷口的接力賽。

    More
  • 【活動報馬!】滿足孩子五感需求,觀看世界的各種可能

    作者:黃曉鈴 編輯整理:OKAPI活動報馬 / 2025-03-21

    從體驗昆蟲視角,到教師職場與建築職人體驗樂園,本月推薦你跨越不同領域的各式職業體驗,讓大人與小孩都能用全新的視角學習新知並在體驗中成長——你可以在昆蟲島互動樂園在巨大花葉中跳躍、在結合動畫電影主題的樂團演奏中感受樂曲的不同詮釋,又或是試著開挖土機體驗建築工人的一天,活動都富含知識與冒險樂趣,不僅拓展視野,也讓孩子看見世界的各種可能!

    More

文章類別

博客來選書SELECTED BOOKS

More

最新文章NEW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