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1968)十九世紀末出生於美國南方的阿拉巴馬州,十九個月大時因病喪失了聽覺與視覺,父母請蘇利文(Annie Sullivan)女士來家中任教。在她細心指導下,海倫凱勒得以突破殘障限制,完成大學學業,終身從事寫作與社會福利運動。蘇利文老師的教學也獲得不少讚譽,名作家馬克吐溫稱讚她是「奇蹟事工」。
儘管她的故事在美國家喻戶曉,但法國大眾對這位美國名人較為陌生。法國「這與那」(éditions çà et là)與「岡布哈奇斯」(éditions Cambourakis)兩家小出版社去年聯手推出法文版《蘇利文老師與海倫凱勒》,廣獲媒體好評,不但入圍2014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年度好書名單,也獲得法國殘障者福利協會贈獎鼓勵。
本書以海倫凱勒小時候的主觀感知場景開場。有一天,小海倫在黑洞般混沌未明的世界中與一個外來的藍色身影相遇。她像往常一樣如野人般隨意取食,但這個新出現的身影要她好好坐著用餐,又要她學著拿湯匙。野慣了的小海倫不從,與藍色身影搏鬥了近兩小時後衝出門外,那是她與蘇利文老師的第一堂課。
漫畫家蘭伯特表示,海倫凱勒曾說過,在遇見蘇利文老師前,她像個幽靈般存在,這樣的描述給了漫畫家圖像表現的靈感。海倫凱勒本身主觀感知的世界原本是一片黑暗,也像塊大黑板,這個世界原本只有她自己與混沌的事物模糊存在,她自己也是個沒有眉目的影子。當她開始信任蘇利文老師,逐漸充實自己的字彙,原本暗黑的世界萬象頓時有了名字與形體。海倫強烈的求知慾,讓大黑板上迅速寫滿了事物的名字,她逐漸長大成人,也想知道身邊的動物與妹妹如何來到世上。
《蘇利文老師與海倫凱勒》美國版與法國版書名均把海倫凱勒與恩師蘇利文並列,蘭伯特說,他在閱讀相關資料時,並不太欣賞海倫凱勒過於感性的文字及優美的詞藻,他反而對蘇利文樸實的自傳書寫更感興趣。他覺得,蘇利文曲折的人生經歷其實可以自成一本漫畫。
蘇利文從小與幼弟被父母棄養在美國麻州一家殘疾人士收容所,儘管生活條件堪慮,倔強的蘇利文熬了過來,克服了視障問題,從拼字有障礙的學生變成優等生。她開始自食其力,教出了海倫凱勒這樣的典範。
海倫的父親一開始並不那麼信任蘇利文,其他親戚也不看好她的教學是否奏效。除了要馴服小獸般的海倫,以及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現特教成效,蘇利文還得面對美國南方當時男主外女主內的保守思維。
本書後半部,師生兩人捲入一件童話剽竊案。有人認為海倫寫的一則童話與某則故事一模一樣。這純粹是巧合,還是蘇利文老師背後操弄呢?好不容易掌握了感知與理解世界工具的海倫,開始懷疑自己的思考與感知是否真切。
蘇利文老師開啟了海倫通往外界的橋樑,讓禁錮在殘障身體中的心靈得以發聲與成長,然而,這兩位典範人物是否也有踏錯步的時候?本書就在海倫凱勒充滿困惑的青少年時代戛然而止。掌握了溝通工具後,人心是另外一座渺茫難測的黑森林,只能謹慎惶恐前行。
★作者蘭伯特個人網站美國版簡介
★本書法國版官網(可點擊封面大圖底下文字試閱)
★《蘇利文老師與海倫凱勒》美國版影音介紹
林莉菁
1973年生,屏東人。台大歷史系畢業,曾修讀插畫家陳璐茜的課程,後從事插畫創作。 1999年赴法求學,先後就讀於法國安古蘭藝術學院漫畫組與炮提葉動畫導演學校。2007年入選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2008年作品於俄國 Boomfest漫畫節獲獎,2010年參與漫畫合輯《特別漫畫》第三集,獲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另類漫畫獎」。同年參與Taiwan Comix團體創立,2012年受邀規劃巴黎龐畢度中心「漫畫星球」台灣週活動。現旅法持續創作中。漫畫作品有《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部落格|Ulysse亂彈:歐洲動漫/風景Note de BD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