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在那個年代,我們早已知道如何面對這他媽的世界。

  • 字級

文/達利

有這麼一種書,你可能沒讀過,但八成已聽過,可能不大確定書裡的內容是什麼,但一定耳聞過它在文壇上有多重要影響了多少個了不起的作家等等。

這種書,大多叫做「經典」。

不過,有時待你真的讀了某本這種書,可能會在心裡對自己皺起眉頭,自問:這書真的那麼重要?為什麼我讀了之後,除了想打瞌睡外什麼感覺都沒有?或者是,會讓人搞不懂在講什麼的書,就是「經典」?

這當中的可能性其實很多:你讀這本書的時間不對、年紀不對、你讀的那個版本譯得不好,或者,你就只是對這個故事沒感覺。

第一次讀《麥田捕手》這本「經典」時,達利中學畢業,年紀和故事主角霍爾頓差不多,雖然沒被退學,但成天翹課,以為自己理應讀懂這個故事,但讀過之後,完全不明白這個故事好在哪裡。現在回想起來,原因可能是讀這本書的時間不對、年紀不對,那個版本譯得的確不好, 但,絕不會是達利對這個故事沒感覺。

因為在這麼多年後,重讀由作者沙林傑唯一授權的繁體中文版《麥田捕手》時,達利的腦袋裡不再像當年閱讀時那樣塞著一堆問號,反倒是因著故事裡的某段對話某個情節或者某個獨白,在剎那間生出許多想法。

《麥田捕手》的情節架構並不複雜:主角「我」霍爾頓在聖誕節前被退學了,他打算先收拾行李離開學校、找個旅店逍遙地住個幾天,待父母接到退學通知、消化了這個事實之後再回家──畢竟,這已經不是霍爾頓第一次被學校掃地出門;故事從霍爾頓要離開學校的那個週六開始講起,記述了他幾天的遊盪生活。這樣的故事看來簡單,但有趣的是我們可以從霍爾頓貫串全書的叨敘當中,讀出一種特殊的性情。

霍爾頓講話老帶著粗字、有時會不由自主地開始說謊、菸抽得有點太過、未達合法年紀但會違法喝酒;哥哥是個在好萊塢工作的作家、妹妹聰明伶俐,還有一個已經過世的乖巧弟弟,夾在當中、五科選修只有一科英文及格的霍爾頓,被父母親當成一個令人頭痛的存在;他看很多事情不順眼、做很多事太粗心... 很多時候他因為自己沒去做某些事而煩躁,也有很多時候他因為不讓自己去做某些事而堅持。當他對妹妺訴說自己未來想做的事時,他說他想像著: 成千上萬的孩子在懸崖邊的麥田裡玩耍,除了他之外,沒有任何大人在場;他必須時時注意,在崖邊攫住孩子,不讓他們胡亂衝到懸崖外頭去。

17歲的霍爾頓其實不算成年人,但在這個想像的畫面當中,他自然也已經不是孩子。他想做的這件事其實出發點簡單直接,即是代替成年人守望孩子,不限制他們的橫衝直撞,但也不會讓他們受到傷害。正如他夾在成年與童年當中的青澀年紀一樣,霍爾頓或許行為不算檢點,但卻也不是個壞蛋。

他從字裡行間反應出來的特殊性情,其實正是我們青少年時期的真實反應。

是的,如果你願意回想,不難發現:在那個年紀,我們或許沒有能力真去做什麼,但我們已經知道什麼是良善的、什麼是惡質的、什麼是真誠的、什麼是虛偽的、什麼是值得我們保護的、什麼是需要我們抗爭的。年齡漸長,理論上我們應該要開始落實這些已然明白的理想,卻因為種種現實的原因,反倒讓我們再也分不清是非曲直。

如果你正好處在這個年紀,《麥田捕手》可能會讓你有些共鳴;如果你還沒到達這個年紀,《麥田捕手》可能會替你指出方向。

而如果你同達利一樣,都已經過了那個年紀,那麼《麥田捕手》應該也會讓你記起:在那個年代,我們早已知道如何面對這他媽的世界。

翻開《麥田捕手》吧。

霍爾頓會在我們跌出這種理念的懸崖之外前,及時把我們再攫回來。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40年前的今天,美麗島事件爆發,有些人的人生從此改變

1979年12月10日的這一天是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那一天,有人被捕、有人失去家人行蹤,有人逃過一劫但仍惴惴不安,在這一天讓我們聽聽這些人的故事。

25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