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知道!
【博客來選書|5月】《我的母親手記》|瞿筱葳:幸好,還有文學能盛接親情
作者:瞿筱葳 / 2013-05-15 瀏覽次數(7323)
2013年5月選書///
《我的母親手記》
作者|井上靖
譯者|吳繼文
出版社|無限出版
〔博客來推薦理由〕
對失智者而言,那些消失的記憶是離去,還是拋棄?
〔專業推薦人觀點〕
幸好,還有文學能盛接親情
文/ 瞿筱葳(影像工作者、作家)
出生台北,英語系畢業,現為紀錄片影像工作者,著有《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及奶奶的十一道菜》。
母親節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節日,廣告處處用溫馨笑臉提醒著這一天的神聖,我們對母親的各種情緒都以親情為名,層層疊疊藏在節慶蛋糕奶油之下。但家庭藏在最裡層的硬殼內,可能親暱溫馨也可能是傷痕與一輩子難以明言的情結,要足夠勇氣才能透露。
如此題材在日本文豪井上靖筆下,成了橫跨近十年的家庭手記。幼時擔任軍醫的父親需要常常調任,帶著除了井上靖之外的全家大小北至北海道南至台灣四處任職,長子井上靖被留在故鄉,交給曾祖父名份閃爍的小妾撫養,在他心裡,是被父母遺棄了。
被遺棄,以及被遺忘,成了本書的隱隱痛點,也是追尋的起點。
邁入耳順之年的昭和文豪面對早年疏離的母親,她已坐上了失智的人生列車,駛往無人能進入的迷夢世界。在那裡,交織著過往的現實以及母親自己創建的人生連續劇。母親再度遺棄了他,八十多歲老婦的一生,在家人眼中變成流動的不可捉摸的魔魅,有時極為熟悉,有時又完全陌生,在垂垂老矣的身體/日常生活流竄。小說家開始探索,點滴凝視。在被阿茲海默症截斷的記憶中,重新認識母親(以及與母親相連的自己)。
井上靖自言這是「不能說是小說,也不完全是隨筆的文章」,讀來幽慢卻驚心動魄。母親的記憶逐漸抹去了,兒子想要透過母親的記憶回歸,卻無處可依。父親的離去已經垮了一片天,但「母親依舊健在,死亡之海的半邊讓她給遮著」。但只遮了半邊,於是小說家還是面對了死亡,油然升起淡淡的孤兒感。人老了失去父母,還是有這情緒,真真實實的。
當我讀這本書,得稍微中斷才能繼續。這不僅是書寫親人,也是書寫疾病。親人難寫,要寫生病的親人更需要勇氣。他緩筆寫就了衰老的樣貌(父親的、岳母的、舅舅的),以及照顧者的辛苦與真情。書中,井上靖是兒子,是旁觀者,也是偵探,抽絲剝繭凝視著老後的生命。
「奶奶的腦子到底是壞掉了」,當家人都身陷無奈,藏在人生愛別離苦裡稍縱即逝的理解、清明、傷痛、感懷,幸好還有文學能夠盛接。書中寫實的部份讓人心揪無奈,詩意的部份又讓讀者抽離了現實細瑣而有一抹生命的馨香。
所有的故事在極度家常的事物之間中揭露,若非小說家的深掘探究,老母親生活中的小小細節在凡常眼光中可能只是毫無關聯的失智囈語,而不能直指人生列車的終極意義:生命只會義無反顧的往前,但途中風景拾綴起來,也不能不使人喟嘆「人生一世,並非徒然」。
改編的同名電影中,將被遺棄的主題放大,並加強了小女兒挑戰小說家父親的衝突,彰顯了家庭劇場的張力。但原著的淡淡書寫,讓人不得不佩服數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井上靖,因為家庭的穿透本質就像無華的文字,日常而深刻。
★五月博客來選書完整清單
其它作家的母親手記——
貝莉:我開始看的第一本漫畫、第一本小說,都是母親拿給我的
張萬康:一隻狗、一隻貓、我媽,和我,我們都宅,相處時間多到有剩
楊富閔:或許我捨不得虛構她
當我們討論母親,我們想像的「她」是什麼模樣?女性如此複雜而美麗,由女性身分羽化而生的母親,亦擁有千百種不同個性與樣貌,今年五月,「OKAPI」精選「母親」相關主題文章,各世代親子溝通、婆媳相處、夫妻對話,還有母親節推薦讀本、電影,還邀請多位作家來分享記憶中母親的拿手菜。(點圖看更多)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