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獨家編輯手札】編輯《田野特調》的5W1H

  • 字級

田野特調:調查地方的手法、配搭與尾韻田野特調:調查地方的手法、配搭與尾韻


《田野特調》書中強調「5W1H」做為田野調查的核心概念與方法。
 游擊文化編輯黃恩霖仿照此法,設計六道題目
 邀請《田野特調》主編邱星崴作答 
 透過QA的方式 
 跟讀者分享編輯歷程與本書特色。




Q1【Why】:組織團隊編寫《田野特調》的起心動念為何?

A:一開始會想做這本書是因為有感而發。這些年我擔任很多審查工作,包括青年團隊、大學、企業及公部門,固然有非常優秀者,但有更多栽在一個基本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做?多數單位不是回答不出來(因為只是跟風文創、小旅行、文化餐桌、Podcast),就是只能說那是自己的專長(等於地方就要接受?)

與此同時,我也發現,方法無關乎對錯,只在於適不適用。在地方與手段之間,其實有其道理,但這必須仰賴田野調查來了解。因此,我才想要做一本書,來談如何理解「地方為何是地方」的基本問題;有這一步,才能完成非常基本的三段論:這裡是哪裡、發生什麼事、所以要怎麼做。這就是編寫本書的初衷。

Q2【Who】:《田野特調》想回應、召喚的讀者是誰?

A:本書希望能夠幫助第一線的地方工作者,諸如創生、社造等地方深耕者, USR、青村、洄游、Change Maker、青聚點等計畫推動者,又或是社大108課綱等單位執行者。以「地方」為名的行動儼然已經逐漸成為顯學,在台灣各地推展。

事實上,成為地方工作者並不容易,經常處於多工狀態,需要同時調查、了解民情,並完成各種任務,難以長時間專注於田野工作。因此,若有一本書能夠撥開迷霧,勾勒出田野的輪廓,並將相關步驟一一列出,將會是極大的幫助。因此,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寫給十年前的自己,成為那時在地方工作中尋求方向的人的最佳夥伴。

Q3【What】:相較於其他田調工具書,《田野特調》有何特性?

A:台灣目前可見的田調工具書從操作入門到倫理反思都有,但多為學術取向,也就是將重點放在知識突破,田野現象終究需要對話於概念或理論;社會關係的維持或是地方的正向改變並不是絕對重點,倫理要求基本上做到不傷害報導人即可。

然而,地方工作的位置與需求恰恰相反,動機是「改變地方」的實用取向,而且以地方生活為前提,勢必要維持一定的社會關係。換言之,要根據地方的情勢和能取得的資料來發展方法論,更傾向以少量多餐、彈性應變的方式推動。也因此,本書發展出組裝的方式,不論是單獨行動還是團隊合作,也無論是在部落、夜市,或者從事宗教信仰的調查,都能依照需求靈活開展。

Q4【When】:什麼樣的寫作背景與流轉變化讓《田野特調》磨了五年才出版?

A:以台灣大社會來說,深層的時間脈絡是太陽花之後浮現的國族焦慮,驅動青年向地方尋求實踐,而政府向青年投注資源。之後遇上新冠疫情,地方的運作大受影響,也不能出田野,剛好可以投入反思寫作。

以所在地方社會而言,各地總是會面臨各種狀況,可能是抗爭開發,或是投入團隊事業的衝刺期。而投入地方工作一段時間的個人,也自然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或是考慮轉換跑道、研究深造。

以上這些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寫作、交稿的時間,也意外讓本書得以充分打磨。

Q5【Where】:《田野特調》作者群的分布特性會影響書寫內容嗎?

A:本書作者群出身各有不同,恰好能對照不同的生命經驗,豐富呈現看待地方的視角。以城區來說,書甫是台中市人、冠彰是嘉義市人、昱登在新竹市發展,從生活中寫出城市的樣貌與節奏;以鄉區來說,岡祐在台南東山蹲點、宗澤在埔里農村經營,自然能細緻地描寫鄉村的紋理;以部落來說,念儒是台東人,因為共同生活的緣故,也能具體勾勒部落。若以國家來說,麗蘭是馬來西亞人,更能帶出不同國家的地方情況。

我自己的老家在南庄,與賽夏族、泰雅族混居,目前住在頭份算是半城鄉地帶,又長年在馬來西亞田野,所以剛好能跟作者群溝通對話;也算是運氣好,這些經驗恰好涵蓋台灣多數人的生活方式,應該堪稱實用。

Q6【How】:《田野特調》有無未竟之事?如果有續集,會想怎麼做?

A:就未竟之事來說,在場域調查上,應該多增加離島,才能補齊台灣所有的生活型態;在田野反思上,應該多增加性別的討論,除了生理之外,還有同志、陰柔氣質等狀況也會影響田調進行;在主題取徑上,應該多增加實做的討論,當前文創、小旅行、藝術祭等作法,都已經有成熟方式可以依循。

如果有續集,我會想做兩方面:一方面是處理看不見的地方,像是記憶、情感、多物種等不容易看見或視而不見的角度;另一方面是更步驟化處理洞見的提煉,並且將之發展為行動方案。 



答題人 / 邱星崴
苗栗南庄客家人,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博士候選人。長期從事地方工作,致力於發展從觸動到行動之間的田野工作方法。《田野特調》主編。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顏擇雅導讀精選:書好看,導讀也好好看

從張愛玲到哈金,再到余英時,看顏擇雅如何用其獨特觀點看大師作品。

17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