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養生的最終目的都在於面對老化,讀了一陣子養生書,現在開始要進到新主題,面對老化的領域了,老,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如果你有幸一直活著的話),但是我們往往避忌談老,人到中年,老年就在眼前,待要逃避置之不理,似乎又不能那樣,畢竟不管年輕或老,對人生的追求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有餘裕、有尊嚴的快樂過日。
時尚媒體一談到老就執迷於「優雅老去」這個概念,我以前也受此限,總覺得優雅老去就是一頭經過精心整理的白髮、無懼的帶著臉上的皺紋,面對鏡頭拍一張黑白照(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黑白照),現在我才剛開始察覺,要拍上一張這種照片,得要有很多的底氣(和很多的頭髮),以及足夠的自信才行。
底氣說來容易,好像就是某種堪稱堅實的內在嘛,我們活了這麼多年,總是會長出一點內在來,但其實到頭來才發現,底氣包含很多東西,時尚媒體上優雅老去的人不只身體健康,他們還很有錢。錢自然是能買到很多東西,但不能買到全部,優雅老去還需要自律與自制,自律當然是飲食調和、運動規律,自制則是面對所剩不多的人生資產,能夠不過度也不貪戀,不過度的把臉打澎想要回到三十歲,也不貪戀年輕方有的神采硬要和年輕人一較高下,這些都需要品味也需要智慧。
那麼,智慧是怎麼來的?是歲月養出來的嗎?是也不是,智慧是遇到逆境時我們產生出來的應變機制,這個應變機制有可能是繞過去、可能是停止前進,也可能是不管了直直往前,甚至可能是後退,客觀來看這幾種舉動都沒有錯,但是你面對逆境的每一次選擇就成了態度,每一次態度面臨考驗的時候就成了人品,每一次人品的確立就成了你的處事品格,而這個處事品格客觀地看來有高有低,高的那種,就是處世智慧。
所幸我們有書,我們不需要去自己赤手空拳的面對每一次的逆境,這世上總有人遇過你現在正遭遇到的事,而這些人如何面對,很可以參考一下,當然閱讀本身純粹之樂,是永遠不會抹消的,但閱讀也可以讓我們學到東西,不只是知識上的進展,也會影響我們的處事品格,面對年老是一項功課,而就像,這世界上任何的功課一樣,都需要準備。
這些準備是很多樣的,包含養生,來累積可能會被歲月剝奪的健康,包括投資來面對老年會遇到的困境,也包括心理上是否做好準備,知道人生的自然進程就是一定得要面對,我認為養生和理財固然重要,但是這兩者的基底卻都是心理上充足的準備,心態正確了,自然就能夠好好的面對這個功課。
年老是終極的期末考,什麼也不做,也會變老,但是變老往往伴隨著收入的改變、身體功能的退化,甚至與人的離別,這些都是需要深思熟慮才能做的功課,變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準備就進入老年。讓我們一起準備。
作者簡介
「年輕時失戀,可以徹夜飲酒或奔入雨中,中年失戀不能做這些,因為會頭風發作。」
───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