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漫畫家 Will McPhail 以《心交會的時刻》獲得2025年「Prix BD Fnac France Inter」漫畫獎 © Will McPhail
主角尼克(Nick)回想起童年時某個夏天。
他暢快地從大型水上遊樂設施高處滑到底,原以為只有自己全然享受如此獨特的時刻,卻發現遠處蹲著幾個跟自己年紀相仿的青少年,正盯著自己,雙方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只好尷尬地離開現場。即使面對平常玩在一起的同伴,他什麼也沒說,暑假就這樣結束。
該如何推開人際關係中無形的牆,卸除不必要的表象包裝,試著去了解對方,也讓對方了解自己呢?
尼克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他把握各種機會嘗試,但老是被打槍。他人氣最高的一次,是他的公寓漏水,鄰居們聚集起來要他盡快解決問題,事情交代完就一哄而散,沒人想知道他生活過得如何。工人史提夫(Steve)終於來修馬桶,完工後尼克請他喝咖啡,試著傾吐自己心裡的想法。
「史提夫,面對你的時候,有時我覺得不好意思…」
「其實我面對你時,也會有這種感覺…」
史提夫話剛說完,尼克眼前突然出現另一個世界,畫面瞬間轉成彩色。他面前聳立著一座崇偉的山嶺,他得赤腳爬上冰河,才能看清楚遠處的高山。
尼克費力爬上冰河,冰河開始帶著他往高山前進。尼克離山頭越來越近,他甚至窺見山巔一座山屋的燈光……
「我得離開了。」
尼克瞬間回到現實世界,他跟史提夫依然在他家廁所。史提夫提著工具箱離開,尼克相當開心,終於有人接住他的真心,把社交詞辭令與偽裝擱置一旁,實實在在回應他。
尼克繼續嘗試,不見得每次都成功,卻也因此窺見各式各樣的心靈風景,比如說小姪子Owen、母親、酒吧認識的女子Wren……等。即使是認識最久的母親,對她的內心也全然陌生。尼克自己內心又是什麼樣的景緻?誰能看到他心中的風景?
今年初在看安古蘭漫畫節「官方好書競賽」作品時,意外發現這本《心交會的時刻》(暫譯,法文書名 Au-dedans,英文書名 In.),彷彿一股清泉流過心中,它的分鏡手法相當細膩,作者威爾.麥克菲爾(Will McPhail)使用各式各樣的黑白方整格子呈現主角周遭的現實世界,有時許多格子像積木擠在一起,格子之間毫無空隙,尼克跟酒吧巧遇的女子Wren首次約會場景就是這樣表現,喝酒、聊天、搭車、上床,一夜春宵就此落幕。有時對話場面重複同樣的構圖,人物位置與姿態沒什麼改變,只改了對話內容。
有時對話場景的人物姿勢沒什麼變,只改了對話內容(左頁)。
作者刻意用一板一眼的分格敘事方式與黑白色調呈現現實人生,當對方卸下社交面具或心防,願意說出內心感受時,尼克眼前的世界瞬間轉為彩色。這樣的表現手法,不禁令人想起早年某護肝藥品廣告金句「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
本書彩色部分的每格畫面沒有對白,像是一幅又一幅風景照,我們跟著尼克緩緩瀏覽對話者的心靈風景,那裡可能是高山、湧泉或古典殿堂。藉由先前方格的堆疊鋪陳,與現實世界的黑白畫面相較起來,故事轉折的視覺效果更加強烈。有時全白頁面上只放一小格彩圖,彷彿展覽空間裡的整面白牆只掛上一小幅畫,反而更吸引目光。
無論是傳統的法語漫畫(la BD franco-belge)或這幾年新興的圖像小說(le roman graphique)類型,我很少看到畫面分格手法如此自由多樣的作品。雖然多數作品在分割、組合連續畫面時,通常會依劇情節奏或人物情緒來改變分格方式,但整本書仍維持在類似的畫面分格方式。《心交會的時刻》無論是黑白或彩色部分,Will McPhail 嫻熟使用各式各樣的分格,彷彿老練又不落入老套的爵士樂手,每格畫面、每頁、每段情節都是他手中的音符和曲調,任他行雲流水調度。
Will McPhail 首次出版長篇圖像小說就獲得法語圈肯定,不但入圍2025年安古蘭漫畫節官方好書競賽獎,一月初也獲頒法國 France Inter 電台與 Fnac 書店合辦的漫畫獎「Prix BD Fnac France Inter」。這次,很開心有機會邀請他回答一些問題,期待這本清新雋永的作品未來有機會跟台灣讀者見面。
Q:您當初怎麼會有這部圖像小說的想法?本書開頭的酒吧場景,跟您之前網路上發表的極短篇漫畫類似,您的靈感來自日常生活觀察?
Will McPhial:人們對話的微妙機制總令我著迷。如何適切地組合話語,讓原本表演般的應對轉化成真正的人際關係連結,我對此總是感興趣。日常生活中關於這些人際關係連結的體驗(或即便沒有連結上),是我這本書的靈感來源。
Q:您長期為《紐約客》雜誌繪製單格漫畫,《心交會的時刻》是您的第一本圖像小說,且厚達270多頁。從單格漫畫轉而繪製一本長篇圖像敘事作品,會有困難嗎?
Will McPhial:老實說確實有點困難。不過我覺得,繪製單格漫畫學到的技巧與直覺感受的淬鍊,對我創作圖像小說很有助益。單格漫畫的要點是簡短,盡可能簡化你要說的想法。當我書創作圖像小說時,上述經驗讓我理解到:寫作必須精確與精簡。這同時反映主角尼克總是試著做到的事情──訴說自己內心想表達的事情,不要說些五四三。
Q:您使用多種分鏡方式,比如說 Wren 跟 Nick 的約會場景,用好幾個小方格組成。當 Nick 母親接受化療時,則採用扁平長方格呈現,沒有對話。雖然使用這麼多種分鏡,整本書敘事卻相當協調,這是如何辦到的?
Will McPhial:我刻意在本書黑白部分使用規律、看似無趣的分鏡,這樣才能在劇中人物內心產生連結時,打破原本分鏡給人的感受。劇中人物心靈交會時,場景轉成彩色,讓人感到解放與自由。
我希望藉由畫面的這些轉變,讓讀者體會尼克在這些時刻的感受。
Nick跟Wren的約會場景,用好幾個小方格組成。
陪母親接受化療時,Nick 看見母親心裡有一座頹圮的神殿。這裡用扁平長方格呈現。
Will McPhial:書中 Owen 的內心世界,基本上來自我跟外甥相處的經驗。跟他相處時並不容易,有時他把我當神一般崇拜,有時我像是被一群噬血群眾生吞活剝臟器。我試著捕捉這些感受。
外甥 Owen 的內心世界有時是野獸,會將你生吞活剝。
Q:您在其他訪談提到很喜歡美國漫畫《凱文與跳跳虎》(Calvin and Hobbes),是否可以介紹您欣賞的其他藝術家(作家、導演或音樂人)?
Will McPhial:《凱文與跳跳虎》永遠是我的最愛。電影《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還有美國歌手Phoebe Bridgers第二張專輯《處罰者》(Punisher)對我這本漫畫多少有影響。



Phoebe Bridgers-Punisher
Q:您是否正在準備新的圖像小說,已經可以透露內容了嗎?
Will McPhial: 我目前正在撰寫一部新作品,不過這是個祕密。別擔心,它會是一部相當棒的作品喔。
《心交會的時刻》(暫譯)
作者簡介
1973年生,屏東人。台大歷史系畢業,曾修讀插畫家陳璐茜的課程,後從事插畫創作。 1999年赴法求學,先後就讀於法國安古蘭藝術學院漫畫組與炮提葉動畫導演學校。2007年入選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新秀獎,2008年作品於俄國 Boomfest漫畫節獲獎,2010年參與漫畫合輯《特別漫畫》第三集,獲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另類漫畫獎」。同年參與Taiwan Comix團體創立,2012年受邀規劃巴黎龐畢度中心「漫畫星球」台灣週活動。現旅法持續創作中。漫畫作品有《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Fudafudak閃閃發亮之地:Formosa環保小農奮鬥記》。
fb:Ulysse亂彈:歐洲動漫/風景Note de BD
OKAPI專訪:斷掉的語言用舌頭補起來,斷掉的文化她用漫畫補回來──專訪漫畫家林莉菁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