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是個永遠沒有終點的主題,閱讀養生書這幾個月,我可以感受到我徹底的對養生這個概念有新的想法,養生不是滋補、養生不是抗老,養生甚至也不是對抗衰弱,養生純粹是一種,活得更好的方法。儘管那方法各異,但是讀起來大為驚喜,本來以為養生書如冷氣說明書,但讀起來卻出乎意料的有趣。
養生書可以說是一種人體使用的說明書,現在連關閉冷氣都要讓它自體送風十分鐘了,連這都照做的我讀起養生書來發現的,不是限制,而是自由。不久以前,我曾經認為養生是一種特權,認為溫飽過甚過得太好的人才養得起生,活得好才有餘裕每天去皮榨汁生吞水煮,市面上通行的養生書往往都是經濟上過得很好的人寫的,所以我認為養生有個金錢的限制,但其實是沒有的。
養生不需要很多的錢,不需要太多的空閑,它是一種對待身體的方式,所以它沒有終點,這世上萬物都有使用說明,對待一個精密的集合體如電腦我們都有正確的開關機流程,比電腦精密千萬倍的人體,也有正確的使用方法,養生養身,養身養生,是很有趣的一體兩面,我們照顧身體就是照顧生命,我們要維持生命就得維持身體健康,而維持健康其實並不困難,只是要做對。
這個「對」是養生的精髓,無論是吃什麼、喝什麼,怎麼起床怎麼入睡,都有人願意教導你,睡得好不只是躺在一千織的長纖埃及棉床單上,活得好也不只是被物質上的東西所包圍,儘管那也有趣也很棒,養生是終極的奢華,能夠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這世上最奢華是自由,我們在追求財富自由的過程裡往往只想到財富,卻忘了自由才是終極的目標,不被困在身體、讓身體由我們長長久久的所用,這種身體自由,才是最奢華的一件事。
這奢華的代價卻不高,就是養生而已,注意放進身體裡的東西,注意身體不要的東西,怎樣對待身體,身體就知道怎樣回報。身體是一個複雜精美的花園,由筋骨肌肉神經血液和外來菌叢所構成,我們每個人照顧身體當如澆灌餵養花園,這裡我想到黛安‧艾克曼寫他的花園,像她那樣擁有花園是一種奢侈,但照顧身體這座我們每個人被上天賦予的花園卻不是,還是通往自由的路。
我從前並不是一個多追求健康的人,那也是因為當時年輕氣盛,人走入中年一個轉彎,才知道活著的生之欣悅,活著有很多狀況、很多活法,養生就是把活著這條路鋪到最平坦的方法。所以我們控糖戒麩、喝精力湯芹菜汁、用正確的順序去吃好食物,我從前對養生抱持懷疑態度「這有醫學根據嗎?」「這樣寫的意欲為何?」這懷疑態度現在還是有,但我卻懂了養生的道理,那便是活得好,活得好的最基底就是健康,人生的優美或創造、超越與神話,都得扎實的根植在肉身的健康上面,因此養生研究不完,也一直會有新知尚待補充。
刻板印象中,養生囉哩囉唆有些煩氣,但讀過這些養生書才知道,其實養生就是清清爽爽,乾乾淨淨的使用身體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好好對待自己。
01.個人意見:「從前我覺得養生婆婆媽媽,繚繞著枸杞和紅棗的氣味,現在倒覺得那氣味親切且重要。」
02.個人意見讀楊定一《療癒的飲食與斷食》:「像這種不追求痛苦的態度我個人極為激賞。」
03.個人意見:「喝不喝西芹汁,是個人自由的決定,養生有時走得太遠,就會進入玄學的領域。」
04.個人意見:「宋晏仁醫師這本書就像某種白馬王子,這是我見過最有童話故事意味的書寫。」
05.個人意見:「麩質的真正影響也許在我們這代不會被真正發掘,我們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樣。」
06.個人意見讀陳月卿《時時刻刻微養生》:「本書雖然書名有個微字,但是一點也不微,談的是人生的大題目──你想怎麼活。」
07.個人意見:「成功的養生書寫作,必須要帶有那種『你做了高興才最有用』的態度。」
08.個人意見讀《當爸媽過了六十五歲》:「養生養的,正是人生來到後半場時的資本。」
09.個人意見讀《 腸道.大腦.腸道菌》:「你不是內向或I人,你只是腸道菌叢可以調整。」
10.個人意見:「口腔是消化系統中,最容易讓人留下印象的,可沒人會稱讚你有魅力四射的直腸。」
11.個人意見:「養生是個永遠沒有終點的主題。」
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作者簡介
「年輕時失戀,可以徹夜飲酒或奔入雨中,中年失戀不能做這些,因為會頭風發作。」
───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