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諶淑婷/孩子贏了,不代表大人輸了──安德魯.克萊門斯為校園故事寫下更多可能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英國影集《混沌少年時》以短短四集深入探討青少年犯罪背後的社會議題,包括社會對「男子氣概」的定義、暴力、霸凌和「非自願單身文化」等意識形態,其中第二集描述了公立學校校園現況,被網友認為非常真實,劇中老師和學生的互動與台詞就是學校現況,像是學生滿嘴髒話、打架吵架、霸凌同學、嗆老師等失序狀態。這不禁讓我想到今年(2025)三月,台灣私立國中招生季,出現比頂尖大學還難考的超低錄取率!家長擠破頭要把孩子送進明星私立中學,為的就是好一點的學習環境。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國中校園危機四伏?其實並不難想像,製造危機的國中生,往往就是校園裡無聊至極的孩子,他們過著平淡無聊的校園生活,每天都是可以預期的教學內容、功課分配;反而有趣、令人期待、高變動性的教育理念很難實踐於台灣校園裡,以至於無法忍受單向教學、重複練習作業、無法在數不清的考試裡獲得學習成就的學生,開始搗亂,捉弄同學,挑釁老師⋯⋯

我能理解,活潑好動的孩子們要忍受沉悶的校園生活有多困難,要他們不惹麻煩簡直比登天還難,《混沌少年時》或許很沉重,但十多年前美國作家安德魯.克萊門斯(Andrew Clements, 1949-2019)的校園系列作品,就已經對我們這些成人提出警告:孩子不會乖乖屈服於成人的規矩之下,如果強硬的以制度和成績壓迫,孩子只會反抗到底。

這樣的形容,如果讓家長對安德魯.克萊門斯的作品卻步,不敢讓孩子多讀,那就太可惜了!因為他的作品是讓孩子離開橋樑書,進入小說閱讀的最佳入口,只要把他的書放在孩子常經過的桌子、櫃子上,讓孩子有機會拿起來,一定會忍不住一鼓作氣讀到最後,欲罷不能。

在他眾多作品裡,我最推薦從《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開始讀起,主角尼克很受不了葛蘭潔老師對「字典」的狂熱,既然字典裡的字是人類發明的,那他也想要發明一個「新字」!我們可以看到,當一個孩子對老師教學有所不滿,是如何動心起念,決定挑戰權威,創造自己的權威,而且他有策略、懂得結盟,讓全班、全校學生都成為夥伴。一個孩子的調皮,變成了一群兒童的意志,超級了不起。

在原文版出版二十七年後,「粉靈豆」的續作《粉靈豆祕密檔案》來了,主角是生活在網路世代的喬許,他和當年的尼克一樣,對於堅持使用紙本上課、紙筆書寫作業的傳統教學法,非常不耐煩,而且他無意間發現,這位堅守老派教學的老師,竟然是曾經創造新字「frindle」的尼克。當年充滿創意與挑戰權威勇氣的尼克,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消聲匿跡多年,最後還改名躲在學校裡教書?
始終粉靈豆:《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粉靈豆祕密檔案》套書

《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粉靈豆祕密檔案》套書

安德魯.克萊門斯的作品向來有一個最大的原則:一個謎團與一個祕密,就可以帶來很大的樂趣。《粉靈豆祕密檔案》將解謎的樂趣拉到最高,老讀者如我,跟著喬許一起和尼克老師過招,並思考著紙本與數位閱讀的衝突、合法與非法下載的爭議……等重要議題。

在這兩個精彩故事裡,有許多成人角色出場(而且都很困擾),但是沒有人以權威阻止尼克和喬許;即便如此,這樣的反抗對兒童來說仍然不容易,我們在《我們叫它粉靈豆:Frindle》裡看到尼克也有膽怯煩惱的時候,但他知道自己受到爸媽支持,也知道和自己持相反意見的老師,也能尊重他的意見,尼克深知自己的權利,展現了「兒童人權」在師生的權力結構裡也不該被削弱。

安德魯.克萊門斯筆下的成人與兒童,看起來都在對抗,某個不太聽話的兒童用盡巧思,挑戰成人訂下的秩序,有時兒童會獲得最後的勝利感,例如《午餐錢大作戰》裡,有商業頭腦的孩子想出了在學校賺錢的方法,並在社區委員會為自己的想法據理力爭,最終獲得勝利。

而且,兒童的成功,不代表要讓成人挫敗難堪,就像是《不要說話》裡,許多老師對孩子們發起的「不說話」競賽,都感到頭疼,想方設法讓孩子回到原狀,但這些老師,有人默默地被孩子推著走,有人不著痕跡的引導、協助,就算是完全反對孩子做法的老師,也不會用權威去壓制,在我看來,根本是教育界的表率啊!這些故事要表達的,不只是孩子對抗秩序的力量,也在告訴大人,鼓起勇氣,重新捏塑更好的生活方式吧。

午餐錢大計畫:安德魯.克萊門斯4(3版)

午餐錢大計畫:安德魯.克萊門斯4(3版)

不要講話:安德魯.克萊門斯2

不要講話:安德魯.克萊門斯2

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是安德魯.克萊門斯談重要議題卻不說教的寫作本領,有些文學作品雖然好看,但總會在某些段落,讓你感覺到些微尷尬,甚至有些情節太過無聊,整段跳過也不妨礙故事內容的理解。可是安德魯.克萊門斯的校園故事,每一個轉折、每一個段落、每一章節的開始與結束,都是仔細安排過的適當緊湊感,他努力在最恰好的文字量裡,做了最精彩的文學發揮。

要挑選適合兒童閱讀的長篇故事並不容易,我偏好有趣好笑的風格,但故事裡的主角要行事認真,而非插科打諢,我厭惡有些童書刻意把讀者幼稚化,以為目標對象是兒童,內容夠好笑就好。不,安德魯.克萊門斯筆下的幾位主角,一開始確實是因為「好玩」,但在他們遊戲的過程,也享受著兒童的權利,體驗挑戰成人的喜悅、刺激與緊張,然而他們依舊謹慎認真,妥善的組織然後行動。

我們還能發現,這些故事情節的轉折與揭曉謎題的關鍵,都是由孩子推進並完成(不像一些童書會以「成人智者」主導故事發展),例如《我的阿富汗筆友》,無論是阿富汗少年或美國女孩,都是自己決定隱瞞身分或協助隱瞞身分,好讓彼此能持續交流。這些故事是真正站在兒童角度思考,讓兒童閱讀時能快速自我代入,彷彿自己是主角班級裡的某一位同學,和主角一起思考如何突破困境,一起擔憂,一起興奮。

讀著讀著,我們的孩子會真的相信,他們可以有和成人不同的想法,可以對社會規定提出疑問。或許他們的想法不夠成熟,言行表現太過魯莽,但不代表兒童智慧遜於成人,雖然他們年紀小,但也能靠自己的力量改變某件事。至少在閱讀的時候,我想讓孩子看見這樣的世界──或許這有點天真美好,但閱讀的力量,不就是讓我們能夠相信自己、看見自己?讓我們得以克服困難,熬過那些艱困時刻,相信一切會更好,而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份推進力。

我的阿富汗筆友:安德魯.克萊門斯9

我的阿富汗筆友:安德魯.克萊門斯9

 


作者簡介

作家、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育有一狗二孩三貓,
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
著有《迎向溫柔生產之路》繪本《一百萬個親親》
合著《餐桌上的真食:用腦決定飲食風景,吃出環境永續 《遜媽咪交換日記》《億萬年尺度的臺灣》《晨讀10分鐘:酷少年故事集》


OKAPI專欄【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性轉版、現代版、香港版、克魯蘇版......你喜歡哪種版本的福爾摩斯?

經典偵探角色仿作並不容易,在有原著的情況下,粉絲標準更高,仿作要如何在原有人設、劇情的框架中,翻玩出新鮮感,還能放大原著角色的魅力?

110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