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以日常敘事,追尋自我意義的藝術家──2021年波隆那拉加茲獎「故事類」首獎得主林廉恩

  • 字級


都說畫家總是在作品中嵌入情感的風景,所以林廉恩在書裡,拼貼出日日夜夜印在腦海的橋樑與城市意象,以及離家與回家的軌跡;她也用濃烈的紅與黑,畫下愛與痛銘刻在每個日子裡的跌宕心情。從她已出版的作品來看,大多是以中間色與大地色系為主調,不過細細體會作品的意涵,會發現在日常生活的敘事底下,還躍動著一個感受充沛、試圖在幻想與破格之間追尋自我意義的藝術家。

快點!快點!

快點!快點!

曾經任職於偶動畫公司的林廉恩,在塑造故事的角色時,賦予了每個角色各自的性格,也善於掌握說故事的節奏,於是我們在《快點!快點!》看見各種不同的動物急急忙忙趕路,情節就在這些動物們喊著「快點快點」,以及一隻從頭到尾貫串敘事、緩緩爬行的小蝸牛之間對照切換。為了襯托出匆忙的動物們著急的神情,本書採用大開本設計(25 x 28 cm),角色在畫面上的比例也刻意放大。看到螞蟻奮力騎著協力車飆汗前進的緊張表情,或是貓咪好不容易搶到特價鮮魚,一臉感動,都令人會心一笑。這所有焦急的場面與極富動態的畫面,對比蝸牛嘴角微微上揚、悠緩前進、大片留白的跨頁,靜靜的鋪陳了作者想對世界細訴的感受。

以各種動物急急忙忙趕路與優閒的蝸牛對比,生動有趣。(圖/《快點!快點!》)

 

大嘴龍牽紅線

大嘴龍牽紅線

林廉恩擅長使用壓克力顏料與水性蠟筆,不過愈來愈喜歡複合媒材拼貼的表現。在《大嘴龍牽紅線》中俏皮活潑的拼貼技法,彷彿是為兒童文學作家王文華筆下的月下老人與廟頂巨龍故事,演奏出叮叮噹噹的音符。這本書的圖像構成以大嘴龍的動態為中心,他先是在廟頂直冒汗,一會兒又衝動的和所有人交換工作,在整間廟裡上騰下竄,讓讀者看得目不暇給。

這部2017年出版的作品,已可以窺見林廉恩如何援用拼貼素材為故事增添層次與想像。這些印有不同色紋的紙材,經她巧手重組,為讀者帶來接二連三的驚喜,比如,巨大的紅艷太陽睫毛上的「旺」字,也出現在舞獅、廟柱,與月下老人的衣襟上(見下圖)。

太陽睫毛上的「旺」字,也出現月下老人的衣襟上。(圖/《大嘴龍牽紅線》)

 

林廉恩掌控拼貼素材的技法,到了這本Home 功力又更上一層樓,2021年初才剛拿到台北書展大獎兒少類首獎,6月又獲頒義大利波隆那書展拉加茲獎「故事類」首獎。

Home

Home

Home 描繪的是一段「離家—返家∕找到家」的旅程。鳥兒、小黑貓、爸爸和小女孩分別展開了這一天的行程,藍色小貨車送小女孩去上學後,就順著一條又一條不斷往前開展的道路,完成這個尋常日子的工作。這本書源自林廉恩2018年入選波隆那插畫展的五張圖畫〈台灣印象〉,這系列畫作的發想,是為了向齊柏林導演空拍台灣美麗風景的紀錄片《看見台灣》致意,為了增加故事性,林廉恩加入了爸爸、小女孩、黑貓與鳥兒這些角色,使我們可以由多種角度切入與欣賞這部作品。

單就美感的觀點,書中每個跨頁都是一幅動人的風景:從俯瞰的角度看見的高高低低的樓房、橋樑、車輛、鄉間林野,還有綢緞般的海浪……不同的紙材,為畫面營造出細膩的紋理與質感,有的看似具有現代感的城市剪影,有的帶著近似水墨畫渲染的意境。每一幅畫面不論近看遠看,都能體會到畫家奔放寫意的情感流盪其中。近尾聲的幾個場景,更是善用「留白」來說故事:小女孩踮腳望著車斗裡的什麼,以及敞開的家門口散落一地的鞋子,都是「以部分比喻整體」、「以未說出畫出的畫面來推動故事」的好例子。Home 是一部感情深刻之作,它紀錄了日常生活的規律作息和移動,巧妙搭配紅鳥尋尋覓覓的奇遇,道出作者依戀著家的情感。

此外,封面和封底採用厚紙板,裝訂採線裝(翻開可完全攤平),內頁紙張的磅數較重、並加上切圓角的設計,在在顯示作者與出版社細心考量書本呈現在讀者手中的樣貌。捧讀時,我彷彿回到童年時光,一頁頁尋找畫面裡的驚奇。沿著故事裡每一幅風景漫遊,我發現那不僅是作者再現的台灣與時光印象,也宛如一縷長長的記憶絲帶,引領我們回到心底珍視的地方。

以大量俯瞰角度,多重素材呈現家鄉的風景。(圖/Home

Home 紀錄日常生活的規律作息,道出作者依戀著家的情感。(圖/Home

 

母親記事 (加贈作者複製簽名藏書票)

母親記事 (加贈作者複製簽名藏書票)


林廉恩的最新作品是述說為母心情的《母親記事》。這本書採用日誌形式,並陳母女兩代各自身為人母的甜蜜與辛酸。新生命的誕生是莫大喜悅,書中卻誠實描繪了每位身為母親的女性,一旦開始了這個身分,就幾乎難以回頭的憂歡歲月。

一翻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濃烈、大面積的紅與黑。作者在圖像裡植滿各種象徵:被囚困的花,既是生命泉源、又代表母親血淚的乳房……而貫串全書的,是背景裡的「籠中鳥」意象及其各種變奏。或許身為女性創作者,林廉恩對於女人在踏上育兒之路後,必須破繭而出才能獲得心靈的自由特別關注。


採日誌形式,並陳母女兩代各自身為人母的甜蜜與辛酸。(圖/《母親記事》)


特別的是,書名頁巧妙點亮了所有母親都能理解的光景:只有趁著夜深人靜、孩子入睡之後,媽媽才得以在書桌檯燈的一方光暈下,短暫的走進自己的自由森林。那個光亮,彷彿祝福著所有的媽媽女孩們永保自由的心靈,並且記得:妳並不孤單。


書名頁(圖/《母親記事》)

 


\\《母親記事》BV //


作者簡介

兒童文學工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文學組博士班肄業。曾任編輯,翻譯過的繪本和青少年小說超過100冊,擔任過《聯合報》年度好書評審和信誼幼兒文學獎初選評審,並為報章雜誌、書籍撰寫繪本導讀和小說書評。從每本繪本裡發現生命不同的祕密,決定一輩子在繪本森林中散步呼吸,認識形形色色可愛的朋友。譯有《蠟筆大罷工》《蠟筆想回家》《給你一個親親》等書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自慰、男女身體構造、性別平等,這些主題你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討論嗎?

日前有一名媽媽因為美妝百貨販售女性情趣用品,孩子看到後問她怎麼使用,她氣得向市府檢舉,導致賣場被要求下架商品且受罰。在今日「性」仍然是爸媽避之唯恐不及的話題嗎?是不敢教還是不會教呢?讓同為媽媽的諶淑婷帶你用繪本教小孩。

55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