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閱讀特輯

你好,我是心理系》過度努力不好嗎?當情緒勒索成為國民病

  • 字級

這世界,每個人都有病。
如果當時有人能告訴你,你不是無路可去,能不能讓你感覺不那麼孤單一點?
這城市只要曾經有人理解你,是不是壞掉的東西有一天就會好起來?
我總是覺得好累?工作累,與人交談更累,這是有病還是我精神太脆弱?過度努力不好嗎?不努力不是更糟嗎?
從「情緒勒索」到「過度努力」,我們帶著怎樣的「文化創傷」?要怎麼察覺自己是不是也成為勒索者?要到什麼時候才必須要關係斷捨離?


從第一本書《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出書以來,我曾在許多場合分享過:「我對於因為文化、習慣所造成的『創傷』主題,特別有興趣。」在這本書出書不久,「情緒勒索」這個主題引起非常多的討論與迴響,卻也造成了一些誤會,可能有些人沒機會讀到這本書,卻時常接觸到這個詞語,於是誤以為「情緒勒索」是一個罵人的詞彙,是孩子找到不孝順父母的理由,是一種責備親近的人、破壞關係、製造對立的說法,因而特別來信或留訊,希望能糾正我的想法。

(圖/周慕姿提供)(圖/周慕姿提供)

但,那並非我的本意。

事實上,「情緒勒索」這樣的互動方式,非僅為個人的困難或問題,而是在台灣社會一個長期結構性的結果:

在過去,孩子不太被允許表達情緒與感受、不能隨便說出需求,父母也不習慣直接表達愛(畢竟父母從小也是這樣長大的),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容易被忽略。於是,每個成人,內心都有個受傷、情感匱乏的小孩,這個小孩躲在成人的面具背後,用著這個社會給大人專用、要小孩遵守的「規矩」--

例如:「要尊重權威/師長」、「要孝順父母」、「要聽話」、「要敬老尊賢」……

於是,大人想要愛,但不知道如何說出口,只好用這些規矩「合理化」需求;問題是這些「規矩」,很容易讓關係不平等,甚至變成壓迫、規定,讓被索求的一方,心中有極大的罪惡感、恐懼,甚至無力感,於是只好「逆來順受」。

而被這樣複雜的情緒籠罩時,我們幾乎很難去感受維繫關係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愛」。

但這樣的互動,難道歸咎一方就能改善嗎?事實上,若我們過去是這麼被對待,或是社會所傳達的就是這樣的訊息,甚至就是這麼訓練我們,我們幾乎很難跳脫這樣的習慣與互動方式,這也就是我時常戲稱的「抓交替」。

最近《過度努力》一書推出後,也引發了不少討論,有些人覺得,這似乎讓自己重新思考「努力」這件事對自我的意義,但也有些人不以為然,認為:

「這個社會就是要努力啊!這麼多人如此努力,難道你要我們不要努力嗎?」

但我想說的是,關於「過度努力」,重點是「過度」,而非「努力」。我提出這個概念,是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去思考:

當社會一直推崇著「努力是美德」、「有用是價值」時;當我們馬不停蹄地在追求這些主流價值相信的好:崇高的地位、賺很多錢、房子、車子、被重視、要有用……

我們是否曾經停下來問過自己一句:

「這些,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呢?」

還是,我害怕沒有得到這些的自己,就和別人不一樣?就沒有價值?

還是我害怕,如果不夠努力,內心那個不夠好的自己會追上來?

或者,我會害怕,在我童年時,那個曾讓我很丟臉、很討厭自己的經驗,會再次重現?

或許你我,為了要避免這個害怕、恐懼、丟臉……的感受,為了擺脫那個內心覺得「不夠好」的自己,不停往前狂奔,無視身邊所有事物,只剩眼前的一個目標;甚至,在追求這些社會期待、眾人期盼的標準裡,即使遍體鱗傷、甚至累到無法前進,但在這過程中,仍可能只在乎在別人眼中:「我表現得好不好?」,卻忘了問自己:

 「我好不好?」

於是,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卻也成為自己內心習慣的、唯一證明自己的方式。

而這些努力,也只是想要證明,證明這樣的自己有存在的價值;證明這樣的自己,也可以得到愛。

而不論是「情緒勒索」,或是「過度努力」,若這兩個主題讓你有感,或許是因為我們內心,都有著一個受過傷、卻還是渴望愛的小孩。願我們都能試著面對內心真實存在的情感與需求、傷痕與恐懼,學會承認、理解與安撫,甚至有機會修復自我;而後,我們或能不再如此害怕,終於能勇敢無矯飾地、對自我與身邊重要的人表達內心的渴求、情感與脆弱,也願意理解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願意接納、愛著這樣的對方—

這些理解、接納、支持、脆弱的表達,是真實情感的交流,也是維繫關係中最重要的「愛」;而這些對自己、對他人與對世界的關心與愛,正是生命最不可或缺的養分,也是讓創傷有機會被療癒的解藥。

祝福你我。

推薦書單:

第一本從華人文化切入探討「情緒勒索」互動的書,除了討論可能形成的原因,也提出「建立情緒界限」的方法。
用八個諮商故事,討論「過度努力」此生存策略的形成:因為害怕、恐懼、需要愛……以及如何回頭療癒受傷的自己。
幫助我們了解童年創傷如何影響、重現在日常的人際關係中,以及如何理解、接納並療癒之。
當內心有許多不確定時,不安與焦慮必然會存在。這是一本教我們擁抱脆弱、無懼於他人眼光並超越自卑的書。
面對童年因被忽視、遺棄甚至虐待的創傷,影響到成人的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如何修復?這本書或許能讓你找到部分解答。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15萬冊暢銷版)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15萬冊暢銷版)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

與過去和好:別讓過去創傷變成人際關係的困境

脆弱的力量

脆弱的力量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作者簡介

諮商心理師。政大新聞系、政大廣電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畢業。目前為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微煦心靈診所兼任心理師、風傳媒專欄作家、書籍作者、多個電視節目專家群……等。私底下則是歌德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主唱。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都是個「非典型」角色。認為「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

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15萬冊暢銷版)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15萬冊暢銷版)

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延伸閱讀  
你好,我是心理系》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是焦慮的根源
你好,我是心理系》走過憂鬱,我們都是彼此的太陽,從無盡黑暗到無限溫暖
你好,我是心理系》我們就是她,她就是我們。沒有一個人需要經歷這些事
你好,我是心理系》是怎樣的世界讓孩子們覺得死了比活著痛快?
你好,我是心理系》我們與思覺失調症的距離
你好,我是心理系》不是因為你不好,所以你失去,雖然悲傷存在,但愛也一樣存在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關於憂鬱症,我們可以透過閱讀了解更多

    知名Youtuber阿滴公開自己抗鬱的經驗,幫助釐清憂鬱病症並幫助許多正在對抗憂鬱症的人們。這項疾病並不是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從心理與生理各方面影響你的生活與工作,且並非只發生在抗壓性差的人身上。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看見其他人對抗的方式與過程,讓我們知道通往康復的路上處處有光。

    2965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關於憂鬱症,我們可以透過閱讀了解更多

知名Youtuber阿滴公開自己抗鬱的經驗,幫助釐清憂鬱病症並幫助許多正在對抗憂鬱症的人們。這項疾病並不是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從心理與生理各方面影響你的生活與工作,且並非只發生在抗壓性差的人身上。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看見其他人對抗的方式與過程,讓我們知道通往康復的路上處處有光。

296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