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幾歲遇過一件衰事,不想找人聊,就選《理性與感性》來譯。選它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李安電影一年後就要上映。果然,一動筆就是沒日沒夜趕進度,讓我沒時間想東想西。光這點我就感激它了,它療癒過我,安頓過我的身心。
也是多年後,我對珍.奧斯汀其人其作有更多認識,才知她寫這本小說,本就是為了療癒與安頓身心。
在現實人生,她需要療癒的是她最親近的姊姊。這位姊姊找到摯愛,卻在婚期前不久接到未婚夫的死訊。需要安頓的身心,則是作者自己。原稿雖是少作,但改寫時已不年輕,中間有幾年她曾頻頻搬家,無法寫作,也嘗盡人情冷暖。可以說,《理性與感性》的完稿,標誌珍.奧斯汀個人的一次再出發。
小說開頭即噩運之後的再出發,主要情節即姊妹倆分別遭遇更大噩運,結尾是另一次再出發。它教會我,人生充滿再出發的可能,絕對是影響我的西洋文學經典第一名,而且是遙遙領先的第一名。我年紀越大,就越慶幸自己二十幾歲就把它讀得滾瓜爛熟。
第二名是托爾斯泰《伊凡伊利奇之死》,我初讀時是二十歲,非常震撼,馬上立志要在四十歲時重讀。時間到了果然重讀,感受卻已大變。
時隔二十年,我已看了許多同樣主題的作品,知道幾乎所有關於臨終的文藝作品都是《伊凡伊利奇之死》的重寫。例如黑澤明電影《生之慾》,就是把《伊凡伊利奇之死》改個結局。
但重讀時的驚訝,主要是出於我對二十年前自我的反思。我意識到年輕時的我並不懂得同情主角,只希望自己不要變成那樣的人。重讀時,我已意識到任誰也沒資格去評判,去藐視那樣的人。我受不了自己年輕時的無知與高高在上。
我慶幸年輕時讀過《伊凡伊利奇之死》,才能在多年後感受到心境的今昔對比。
初讀《老人與海》時我應該只有十五歲,覺得無聊極了,不能想像將來會想重讀。但四十歲後我還是重讀了,而且感動得不得了。奮鬥本身就帶來尊嚴,這是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或「天助自助者」的少年階段不可能理解的。
福婁拜《包法利夫人》則是我二十五歲前讀過至少五遍的,之後雖沒重讀,卻是我事業摸索階段影響最大的小說。事業摸索階段總想大膽做夢,勇敢追夢。《包法利夫人》警惕我,要時時留意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契訶夫劇本《三姊妹》正好跟《包法利夫人》平衡。主角的夢想就是要去莫斯科,去莫斯科對她們來說也不難,但她們就是不會去。這部作品警惕我,別把夢想掛嘴邊,行動最重要。
事業摸索階段的我經常得罪人,卻不介意自己人緣好不好。當然我可能天性就不缺「被討厭的勇氣」,但也有一本書告訴我人脈真的不重要。那本書就是亞瑟米勒名劇《推銷員之死》。主角一直以兒子的高人氣為榮,總以為人緣好就會成功。到頭來,父子都為這迷思付出慘痛代價。
《堂吉訶德》主角不管遇到文盲還是強盜,都不低估對方的知識水平,也不質疑對方的意圖。這本書教我如何做個有耐心的溝通者,對我做出版與寫評論幫助很大。
現實中一定有各種荒謬,會生氣。這方面我最常想到《愛麗絲夢遊奇境》。我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對荒謬的事變不敏感,以為見怪不怪才是成熟,並因此失去探究思索的興趣。我尤其想效法主角一點,就是不去假設自己的意見應該被人聽見。
到了一定年紀,人就會常想一路走來,哪些成份是靠努力與選擇,哪些成份是運氣。美國詩人佛洛斯特詩作〈The Road Not Taken〉主題就是這個,我高中時就會背,後來卻每隔幾年就意識到我從前好像沒讀懂。
高中時我以為它在講選擇很重要,大學時我以為它在講人在選擇當下往往想太多,如今我則以為它在講人在年輕時總在想像未來的自我會怎麼回顧今天,就好比人到中年就會努力去回想年輕的自我是怎麼瞻望未來。
很複雜是不是?請讀美國評論家大衛.奧爾(David Orr)為這二十行名詩所寫的兩百頁傳記《未走之路》。
英文有一句俗諺:「全國都是瞎子,一隻眼睛的人可以當國王。」威爾斯不同意,所以寫了短篇呈現一個明眼人到了盲人國,怎麼會被當白癡。這篇〈盲人國〉也影響我很大,警惕我優點缺點沒有絕對,有時要看心態,有時看環境。
\\\小編舉手發問///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本經典的時間,您會選擇重讀哪一本書?
至於只剩下讀一本書的時間,我會選哪本,這問題超難答。首先,我有些想讀的書一直沒讀的原因就是它太厚,必須等我空出讀十本書的時間才敢打開第一頁,《追憶似水年華》、《羅馬帝國衰亡史》都是此類。但既然題目是「一本書的時間」,這類厚書就被排除了。
但「一本書的時間」到底是多久?《基督山恩仇錄》與《戰爭與和平》都很厚,閱讀所需時間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何況,讀書主要是看心情,不是看時間。如今我行動自如,因此不介意卡夫卡〈蛻變〉多讀幾遍,哪天臥病在床可能就不想了,免得心情越來越像蟑螂。
更可怕的是,萬一看一半時間到怎麼辦?我小時候曾經小說看一半被媽媽沒收,痛苦至今難忘。
為了安全起見,我最可能選拉羅什福柯(La Rochefoucauld)。這本書就是一句句尖酸苛薄的箴言,沒懸疑,讀起來輕鬆又厭世,會有居高臨下俯視眾生的錯覺,好像靈魂已升到半空似的。我想讀這樣的書,應該哪裡中斷都不會死不瞑目。
作者簡介
2014年金鼎獎雜誌專欄類、2018年九歌年度散文獎得主。
著有《愛還是錯愛》(親子天下,2015年)、《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印刻,2016年)、《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天下雜誌,2018年)。譯有珍.奧斯汀《理性與感性》(印刻,2017年)。
2002年創辦雅言出版公司。
【OKAPI專訪】雅言文化發行人顏擇雅:我不跟著流行讀書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