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人物專訪

  • 廖梅璇/我不禁要問,人生是一次荒涼的旅行?──讀金宇澄《繁花》

    作者:廖梅璇 / 2024-03-18

    再三閱讀《繁花》,仍容易蕩失在迷陣裡。 金宇澄接續「話本體」的文學傳統,雜揉當代小說語言及提煉過的滬語,如中國繪畫卷軸,採多重視角描繪上海,許多片段敘事可獨立成篇,當一爿風景觀賞,但移步換影,來回流連,放入整體結構瀏覽,便成浩繁全景。 書中沒有單一情節,兩條較明顯的敘事線,一是六〇年代阿寶、滬生幾名少年男女成長經歷,二是八〇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以降的聲色犬馬,兩線穿插交錯。

    More
  • 鄧九雲/表演是一種脆弱的虛構──讀濱口竜介《在鏡頭前表演》

    作者:鄧九雲 內容提供:原點出版 / 2024-03-15

    《歡樂時光》是我認識濱口竜介的第一部電影。當時看完後,沒做什麼功課,以為就是一部讓一群素人經過幾個月表演工作坊後留下的實驗性電影。這樣的方法並不稀奇,舞台劇與學院的表演課都在發生,一開始好奇這部電影,就是抱著吃瓜的心情去觀望一個導演如何處理素人演員。 只是這「處理」包含兩件全然錯誤的預設——角色是素人本色出演,台詞八成也是集體創作生成的。也就是說,我以為角色分配是貼近素人們原本現實生活中的身分與...

    More
  • 來自泰坦的觀測報告──蔣亞妮的《土星時間》

    採訪:白樵 攝影:陳佩芸 / 2024-03-18

    氣體塵埃旋轉而成,土星表層溫度擺盪在攝氏負一百三十度至負一百九十度間。其內裏卻藏蘊炙炎的一萬一千七百度高溫核心。其反差,恍若亞妮那貌似冷調遠遙的筆觸,以層疊符號與理性纖維堆積隱蓋的,那股對世間的真情摯愛。

    More
  • 玩物有情,懺中有情──專訪潘家欣《玩物誌》,與她心繫的小廢(寶)物(藏)

    作者:呂珮綾 攝影:陳佩芸 / 2024-03-07

    美術系的出身背景,賦予了她一種視野:「說白了,所有的藝術創作它都必須是有一點,幾乎可以說就是所謂『沒有用』的東西。例如你學水彩,學習油畫,它沒辦法馬上有效益。所以早期其實是家底很厚的人,他才有可能去學藝術,比方說像常玉、趙無極啊。我們當時就覺得,藝術家就是要出手這麼豪邁,什麼都花錢不手軟。」

    More
  • 「不要聽大人那一套,請依照自己的感覺活下去。」──專訪五味太郎

    採訪:蔡雨辰 攝影:陳佩芸 口譯:賴庭筠 / 2024-03-11

    「『童書』這詞,要是能馬上消失該有多好啊!」 這句話出自五味太郎與長新太的一場對談中,收錄在《來聊聊繪本吧》。在那場談話裡,五味太郎幾乎揭露了他的繪本觀與創作觀:自由、幽默、拆除框架。那是將近四十年前的五味,他的觀點新穎且尖銳,就算面對的是前輩長新太,也毫不客套委婉,甚而直言挑戰與詰問。 從1973年出版《道路》至今,五味太郎已創作了51年,出版了超過450本繪本作品。最新作為今年二月才上市的《ぼくは ...

    More

文章類別

熱門文章HOT STORIES

  • 最新文章NEW STORIES

    最新文章一覽

    博客來獨書報

    博客來獨書報一覽

    搜尋標籤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