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白噪音

白噪音

White Noise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7月讀書日 X 閱讀會客室】本月客座──來自地獄廚房的Yen

    文/Yen2017年07月27日

    \閱讀會客室_本月客座//只要跟一本書有關的,都想告訴你。這單元將介紹那些你不一定知道,卻跟推動閱讀大有關係的人們。 【舉手發問─來自地獄廚房的Yen】 市場 愛吃鬼、廚師,一事無成,燉肉之餘讀書煮字,對吃喝與料理有難解的癮。因嗜吃走入專業廚房,在義大利與倫敦各餐廳揮灑血汗後頓悟:「 more
  • 【2010年度之最│書籍館】這不是本容易討好的書;但我們相信這是不應錯過的閱讀經驗。

    文/奧提森2010年12月14日

    今年我們在評選翻譯文學類別的年度之最時,甚感遲疑──因為我們屬意的,不是本會讓人翻一頁就愛上的小說,它需要些許時間的沈澱才能發酵──選擇這樣的作品當「年度之最」,讀者的接受度有多大呢? 特別是今年有許多表現優異的類型小說,好比瑞典作家史迪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在犯罪小說的類型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在那個荒謬的夜晚來臨前,我從不覺得惡夢如此真實,死神的利刃如此冰冷接近……

  ★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美國當今最偉大的作家──唐.德里羅體現人類生存恐懼不朽巨作!
  ★大師名作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保羅.奧斯特 / 菲利普.羅斯 / 戈馬克.麥卡錫 / 馬丁.艾米斯 / 喬伊斯.奧茲 等英美名家一致推崇!
  ★南方朔專文導讀!
  ★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
  ★入選時代雜誌100大小說!
  ★男性成長網站(Art of Manliness)評為:生涯必看之書!
  ★獲2009年12月《中國時報》〈開卷嚴選〉推薦!

  「我們誰會先死?」這是我和妻子最常討論的問題。

  雖然我已經結了五次婚(有兩任還是同一個女人),但我和妻子的感情十分融洽,各自生的四個孩子們也都還小(因而家庭日總是十分尷尬),死亡的距離仍然遙遠。不過,我和妻子都希望自己能比對方早死,不想成為被獨自留下痛苦的那個人。

  只是在深夜,我時常滿身大汗地驚醒,看見時鐘的數字總是奇數,心中就會湧起莫名的恐懼,對那些我所未知的經驗、感覺,或無意識主宰人類的力量。它們能用一個名詞概括表達嗎?例如「死亡」?

  我以為樂觀的妻子會比我堅強(因為她說過想先死),但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會以我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對抗她所謂的「恐懼」……

  《白噪音》是唐.德里羅奠定文壇地位的重要之作,從1985年出版至今,始終被視為呼應現代人處境最經典的文學作品。它描繪出這個世代的人受到媒體、污染等各種有形無形的壓迫,甚至死亡恐懼的威脅,以至於做出荒腔走調的行為。然而,它的故事卻相當平易近人,獨特喜感的對話與極富意涵的文字更是擄獲了數個世代的讀者。研究者鑽研它,青年學子閱讀它,創作者受其影響、啟發,廣大讀者更藉由它的字字句句來抒解心靈的困頓。英國文壇教父馬丁.艾米斯評譽此書:「攻擊了我們這個一板一眼年代的扭曲和混亂的聲音。」《白噪音》更是在這個迷亂的世界中,我們需要憑藉走下去的一部不朽巨著。

本書特色

不可思議的偉大著作──全書文句幾乎都已被美國文學著作、大眾媒體、學術界廣泛引用。

本書的重要影響力及來自各方推崇:

  ※榮獲1985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入選時代雜誌100大小說。

  ※八○年代後,唯一持續留存在美國各大學課堂被研讀的白人作家作品。

  ※被譽為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最具經典性的代表作。

  ※學者馬克.奧斯蒂恩稱譽此書為「美國死亡之書」。

  ※此書於1984年出版之後,坊間陸續出版由學者及評論家所寫的導讀著作,和指導大學教師講授此作的指南書,以及針對此書的評論集。

  ※網路上亦有文學教授成立網站社群,討論如何教授《白噪音》及蒐集其資料。

  ※本書文句幾乎都已被美國文學著作、大眾媒體、學術界廣泛引用。

  ※保羅.奧斯特將他的小說《沒落之鄉》(In the Country of Last Things)與《巨獸》(Leviathan)獻給唐.德里羅。

  ※被譽為「鮑伯.狄倫接班人」的康諾.歐柏斯特因唐.德里羅的啟發而創作名曲〈Gold Mine Gutted〉。

  ※美國著名「毒害漫延樂團」的團名即取自《白噪音》所提及的毒氣事件。

  ※男性成長網站(Art of Manliness)評為:生涯必看之書!

  ※布萊特.伊斯頓.艾里(Bret Easton Ellis)、弗朗欽(Jonathan Franzen)、大衛.福斯特.瓦勒斯(David Foster Wallace)等當今美國名家皆以唐.德里羅為師。

作者簡介

唐.德里羅Don Delillo

  美國四大名家之一,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且呼聲極高。他也是「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院士,迄今已出版十餘本長篇小說和三本劇作,另著有諸多短篇小說和隨筆。有評論因他對後現代生存境遇的描繪,而稱他是「另一種類型的巴爾扎克」。

  唐.德里羅於1936年出生在紐約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童年時隨父母遷居賓州。大學時期學習神學、哲學和歷史,但他並不喜歡學校生活,倒是從現代派繪畫、爵士樂、歐洲電影和格林威治村的先鋒藝術獲得樂趣和教益。1958年大學畢業後,唐.德里羅就職於一家廣告代理公司,並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

  他的小說先後獲得「哥根哈姆獎」、「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文學獎」。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是他奠定文壇地位的重要作品。此書不但摘下該年度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入選「時代雜誌100大小說」,更被譽為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最具經典性的代表作。學者馬克.奧斯蒂恩稱譽此書為「美國死亡之書」。

  1989年,唐.德里羅突發奇想要寫何梅尼,1992年,他便以這部名為《毛二世》的小說榮獲「福克納筆會小說獎」。而後在1997年,他出版一部八百多頁的巨著《地獄》,描繪了二十世紀整整後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對美國和世界文壇產生了巨大的震撼。這部作品不同於其他議題嚴肅的小說,很意外地,成了國際第一暢銷書。

  唐.德里羅的作品所造成的影響力是全面性的,不僅大學課堂講授他的《白噪音》,當今許多美國名家以他為師,流行歌手寫歌稱頌他,保羅.奧斯特更將《巨獸》及《沒落之鄉》獻給他以表崇敬之意,而英國文學大師馬丁.艾米斯則推崇他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他的著作已跨越了時間與地域的藩籬,在數十年來,始終緊貼著現代人的生活脈動且影響了無數讀者;而唐.德里羅這個名字,亦將會永遠屹立在世界文學史的不朽地位。

譯者簡介

何致和

  1967年生,文化大學英文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現於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短篇小說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寶島小說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著有小說集《失去夜的那一夜》、《白色城市的憂鬱》、《外島書》,譯有《惡夢工廠》、《巴別塔之犬》、《時間箭》、《夜車》等數十部英文小說。

 

後現代的「死亡恐懼」新經典!
南方朔

  十九及二十世紀之交的英國「跨世紀大詩人」湯瑪士.哈代(Thomas Hardy,一八四○─一九二八)寫過一首名詩〈兩者的交會─寫鐵達尼號的沉沒〉,已愈來愈重要的成了當今的時代意象。

  哈代的這首詩為十一段三十三行,用詞嚴峻,將鐵達尼號和冰山這兩個主角參差對照;一個是人類繁華意志的巨大成就,它珠光寶氣、燦爛輝煌,是人類自信的代表,縱使朦朧如月的魚眼在看了後也嘆為觀止,體會得到它的自滿自傲;而就在同時,一個來自遠方的冰山也無聲無息的漂流靠近,為不祥的交會做著準備。這是一種不可能變成的可能。這首詩的後四段如此寫道:

而當這華麗的船體
其外形 優雅的氣度與色調更加清晰
這時陰暗遠方的冰山也愈大愈近。

它們顯得相當怪異
但沒有任何人的眼睛能看出
它們稍後歷史的緊密糾結在一起。

或它們那相呼應的走向
將相遇的徵象
在八月這兩個孿生子的命運。

直到歲月的編織工人
如此喊出「就是現在」 而人們都聽見
於是事情發生 兩個半球的撞擊聲響起。

  哈代寫鐵達尼號的沉沒,他強調的是鐵達尼號所代表的人間世界,以及冰山所代表的自然世界,這兩個世界分屬不同的兩半球體,但人間世界的自大自滿及視而不見,卻使得這兩個半球體的不可能相遇反而變成了不可避免。也正因此,當代思想家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在近著《液態的恐懼》(Lignid Fear)裡,在談到當代的危機、風險及恐懼時,還特地將鐵達尼號及冰山這兩個意象借用,稱為「鐵達尼症候群」、「恐怖主義冰山」、「宗教基本教義派冰山」等。在鮑曼的思想裡,鐵達尼號和冰山的相遇,已成一個代表由不可能轉變為不可預測的恐懼與凶險。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被背叛的遺囑》(Les Testaments trahis)裡也指出:人的生命情境「有如被包裹在濃霧裡」,濃霧不是完全的黑暗,因此人仍能掌握咫尺的安全距離,但對安全距離外奔馳而來的文明力量則是純粹無能為力、無法預測,也完全束手無策的恐懼感。而恐懼已成了眼前世界,人類存在狀態的背景音樂!

  其實,自從一九八○年代起,由於物質生產力量的加大,全球連鎖效應的擴大,文明的破壞力量已愈來愈接近新的臨界點。這也就是說,如果把整體的文明視為一隻駱駝,那麼人類所加諸駱駝的稻草重量,已開始大到這隻駱駝已露出疲態甚至病徵的時候。這也是一九八○年代後,人類的思想裡,對文明基礎的「現代性」的反思日增。到了一九九○年代,比較集大成的「全球風險理論」開始由德國思想家烏尚利希.貝克(Wlrich Beck)首創下成為新顯學之一的原因。所謂的「風險」,指的是在人為條件下,無論各種活動的過程、對自然的破壞,以及各種連動及反饋,已將人類無論個人、群體或全球,置於一種不可預測、凶險增高,易蒙傷害性等皆快速累積並擴大的新情勢之下;也正因為風險擴大,而且涉及的多半是人類社會的許多根本前提。「全球風險理論」在它的最基點上,遂以「反身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為核心,試圖為人類走向找到另類起點。

  而上述反省,乃是體制性與系統性的思維;若將風險、危機,以及因此而造成的習慣,落實到個人感性認知的層面,它所涉及的可能就是恐懼現象學,包括恐懼這個課題裡的死亡的恐懼這個最終極的退縮點了。

  誠如齊格蒙特.鮑曼所指出的,當今人類所處的社會乃是有如液態流動的社會;古典的牧歌社會以及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充滿樂觀想像的合理現代社會,都早已一去不再返。而人們所面對的也就成了有如液態般流動並使人淹沒的恐懼。現在的恐懼不是可以估測度量其可能性的恐懼,而是早已跨過了臨界點,成了法國思想家路西安.費布里(Lucien Febvre)所謂「恐懼的時代」。它無所不在,人們被迫活在氣候異變的風雪洪水及乾旱火災,不知何時到來的地震海嘯,不可估量的病毒變種及狂牛病,以及不安全的食物、工業廢棄及毒物、被污染的水與空氣,恐怖活動造成的附帶傷害,暴力分子不知何地何時射出的槍彈……等之下。恐懼不是只發生在公共空間,甚至家裡的角落縫隙都可能爆出危險而使人恐懼。而所有的恐懼裡,最終極的即是演變為生命不可測也難預期的死亡恐懼。由於死亡即是「不存在」,因此它是人類探索本體意義裡最深的恐懼。儘管每天二十四小時裡不可能全都用來恐懼,但因恐懼是人本體的核心環節,這種本質性的恐懼縈繞難去,如何克服恐懼,特別是對死亡的恐懼,遂成了人類最大的焦慮源頭。

  那麼,人們到底如何去面對死亡的恐懼呢?人們是否應像湯瑪士.馬希森(Thomas Mathiesen)所說的,將死亡恐懼的噪音使它無聲化,視而不見,使死亡恐懼取得正當性而成為一種常態?或者像古代食人族戰士一樣,藉著吃掉敵人而使自己強大俾克服恐懼?或者就是為了克服死亡的恐懼,刻意用一種嘻笑怒罵或將其消費掉的方式,將死亡這個問題成為一個「庸常化的問題」(Bancliby),從而能夠習慣並對死亡的恐懼開始麻木?這就像納粹一樣,將罪惡問題例行化和庸常化,遂使得罪惡在被稀釋後變得不再是罪惡,或者就是像古人一樣,去追尋古老的信仰,而後在信仰裡得以安頓?或者就是以一種認命而自我放棄的方式,將死亡美學化,視之為人生結束時最後的一場華麗?面對死亡的恐懼,人們不論真假,總是有很多選擇必須或不得不去做!

  在替當前人類的恐懼,特別是對死亡的恐懼問題做了框架性的設定之後,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進入當代美國主要作家唐.德里羅的第八本,可能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白噪音》所呈現的世界了。

  美國評論家隆納.蘇肯尼克(Ronald Sukenick)早已指出,從一九六○年代起,美國文學即由「後寫實」而進入了所謂的「後現代」這個新階段,過去那個全知的上帝作者業已死亡,於是一整代一整代的作者開始展開不同風格的演練與探索:有的意圖打破原有語義的牢籠,有的探索新的極簡風格,有的以後設方式用新的虛構來質疑歷史和現實的意義,有的則以諧仿來顛覆秩序。而在這個「後現代」風格演練裡,唐.德里羅無疑的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白噪音》也早已被確定成了當代經典之作。而他寫作《白噪音》時,年方四十九歲。

  塞萬提斯在《唐吉訶德》裡曾曰:「恐懼有許多隻眼,可以看到地底下的東西。」而《白噪音》即是本討論當今死亡恐懼的著作。前面業已提到,當代思想在一九八○年代固然已開始碰觸意義的質疑,人的冷漠、中性及生態意識等課題,但有關風險、不確定、恐懼等尚未受到重視,而他在《白噪音》裡即已開始深入的碰觸到了這些課題。這等於證明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傑出的小說家必然也是傑出的思想家的道理。《白噪音》裡的死亡恐懼的談法,有著全程式的、百科全書式的視野,縱使專業的思想工作者也少有人能達到它的這種層次,難怪此書出版後立即被人奉為怪異之作,並成為學院專題研究的題目了。

  首先,《白噪音》乃是一部有相當難度的作品,特別是它的後設文本無論敘述方式、虛構情節如暗示及指涉效果都有很大的歧義性,預留了很大的想像解釋空間,當然也意謂著它有極大的誤淆空間。這時人們在理解這部著作時遂格外需要就它的思維模式裡著手。

  本書取名《白噪音》,開宗明義即已指出了作者的關切對象。所謂「白噪音」,它的辭典意義是指一個空間裡,所有的動作所發表的各種音頻噪音之總合,包括了意圖壓制這些噪音的另外聲音在內。在本書裡,「白噪音」就等於是一切足以產生死亡恐懼以及人們意圖克服死亡恐懼的所有動作在內的聲音。易言之,本書就是在談論一個有關死亡恐懼的全程問題的議論式作品。

  《白噪音》儘管情節單純,但它情節與議論緊密配合,還能帶動出有關死亡恐懼的全方位課題:

  ──它以美國中部小鎮「鐵匠鎮」和坐落於該鎮的「山上學院」為故事的發生地點。主角傑克.葛雷德尼乃是該學院「希特勒研究係」的系主任。他先後五次結婚,偕同現任妻子芭蓓和多次結婚所生的四個子女一起生活。小說開始時,乃是學校的開學之日,這些富裕之家的父母和子女返回學校小說以背景敘述的方式,將這些學生和他們的父母,以及葛雷德尼的家庭做了細密的敘述,將美國社會那種消費發達、瘋狂購物、媒體無聊當有趣、學術研究雞零狗碎、垃圾費物氾濫的景象暴露無遺。小說這樣的描寫,其實是以一種反諷的方式,將那種「提前消費,延遲付款」,現在消費著未來,一切都成了債務的後現代拜物文化做了最坦率的揭露。當一個社會的家庭團結儀式只是每週一次全家圍在一起看電視,包括消費著災難的畫面。這些景象其實正是在預告著災難的發生。本書的第一部,就像是鐵達尼號的起航,表面的光鮮亮麗、珠光寶氣的幸福燦爛下,其實流漾著對死亡的恐懼之背景哀歌。本書第一部裡,那些將記號視為真實,將幸福窄化為消費及製造讓人類心安的垃圾,將瑣碎的耽溺變成了學術的成功,將影像變成比真實更真實的「過現實」(Hyger-reality)的部分。其討論的廣度與深度,較諸一九八○年代後思想界對「後現代景像」的反思更不多讓。作家必須同時也是思想家的這個本質條件,在德里羅身上已得到了充分的論證,它那種有如蘭根式橫向應用的後現代敘述方式,每個重要的細節,在「恐懼死亡」的前題下,都可做出延伸的討論。

  在第一部「波與輻射」之後,接著展開的第二部「毒氣事件」,已將風險及死亡威脅及恐懼,落實到一種叫做尼奧丁衍生物的巨毒化學物質的外洩事件,它將後現代消費社會賴以存在的「過分」行為,以有毒化學物質為焦點而展開。這個情節可謂已預告了印度的波帕肥料廠事件,人類的死亡恐懼裡,最核心的乃是對「脫文明化」、「脫法律與秩序化」的恐懼。

  風險會造成人們的被驅離他們所在的「地點」,而進入另一種無政府的狀態。美國卡翠娜風災即是一例。而《白噪音》在這個部分,其實已等於將風險與死亡恐懼對公共秩序及行為的破壞做了最戲劇式的描述。混亂、無能也無力等脫序現象纛起,它是文明反噬的一齣災難劇,而小說主角葛雷德尼系主任即因在撤離逃難的過程裡下車加油,而暴露在有毒空氣中兩分半鐘。死亡恐懼開始因一個概念、一種可能性,正式的成了事件,進入了人的真實生命裡,鐵達尼號和冰山這兩個半球終於撞到了一起!

  於是,我們就進入了本書的第三部,同時也是最百科全書,最可深入討論的「戴樂光景」了。被毒氣感染的系主任,開始正式面對死亡的問題,於是他努力的去追究妻子服藥的疑雲,最後發現妻子由於有死亡恐懼和焦慮,而透過應徵開始服用一種叫做「戴樂」的藥物,企圖克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為了能夠服藥,妻子甚至還聽命的犧牲肉體;而他的一個同事莫瑞.賈.西斯凱則向他灌輸類似食人族的觀念,在殺人裡使自己偉大並相信可因此得永生。於是教授遂向賣藥物的威利.明克報復。本書這部分的重要,不是在於它試圖想出任何解答,而是以一種百科全書的方式,藉著細節的展開,而去碰觸到「死亡恐懼」背後更深層的問題,包括死亡恐懼與邪惡、死亡恐懼與原始信仰。他的妻子企圖以藥物消費的方式,用外在化的藥物來解除內在的死亡恐懼,證明是場庸俗的情色荒誕劇;他的同事唆使他去殺人,以及他用希特勒的著作去抵擋以為的死神,這都是一種食人族的祕思,只有食人族可能讓自己強大到可以克服死亡威脅;而書中最後出現的德國瑪麗修女,則代表了古典的克服死亡恐懼的信仰力量,面對死亡威脅,我們不知道那真正的解答是什麼,只知道死亡威脅就像是毒氣事件後愈來愈華麗的日落景象,難道華麗的死亡,有如宇宙大爆炸一般,它就是人類的死亡與新生?我們沒有答案,但由主角幼子懷爾德誤撞車陣的驚險,似乎等於在告訴我們,死亡在這個後現代後工業的時刻,它就是如此的與人貼切,它是人類介意的鄰居和夢魘,它與我們共生。就像鐵達尼號與冰山已撞到了一起,我們要準備救人救己的舟楫!

  《白噪音》這部著作卷帙浩大,在荒誕喧鬧的場景裡有著嚴峻的嘲諷與關心:它的確像《唐吉訶德》裡所說的,「恐懼有許多隻眼,可以看到地底下的東西。」德里羅在本書裡,的確用了他那多隻眼睛,把人類心靈底處的許多面向做了梳理,使得本書儼然成了一部新的死亡之書,它像地底下的那些已死者,用那喃喃的語調,在對活著的眾生做著有點模糊的叮嚀,我們聽不清楚在叮嚀什麼,但可以感覺到它就像是本文開始所引哈代那首詩一樣,海中魚群看著自大自滿的鐵達尼號滑過海面,它們在驚異中充滿了不祥的預感!

白噪音訪談

  《白噪音》的創作動機來自於電視,原先想以Panasonic為書名……

  Q:我們是否可以說,旅居海外的經歷成就了你的重要作品《白噪音》?
  A:《白噪音》是我結束了海外居住,回國後創作的作品。那年是1982年,我開始注意到電視上有一些我以前不曾注意到的事,那就是我們每天都在面對有害的東西。電視上的新聞訊息、氣象……全都像有害的東西,每天每刻在向我們放送。但這個現象少有人注意,除非是那些研究者或相關的人,否則不會有人提到這種有害物質對我們的傷害。而這個,就是我當初想寫《白噪音》的動機。

  Q:這部小說,原先你並不是想用「白噪音」當書名,而想用Panasonic電器公司的商標名是嗎?
  A:的確。Panasonic這個字其實可拆成兩字,前半的pan-是從希臘文來的,意思是「全部」;後半的sonic是來自拉丁文,意思是「聲音」。當初我認為這個字切中《白噪音》這部小說的意旨核心,非常適合。但後來並未獲得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同意,只好作罷。

  Q︰這本書從書名的意涵便引起許多討論與研究,更讓人訝異的是,你在這麼嚴肅的主題下,很多對話卻寫得很喜感,描述也很幽默。你認為,「幽默」在你的小說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你企圖從一些嚴肅、恐懼的主題中解脫的方法嗎?
  A︰我不認為幽默一定是被用來對抗嚴肅或恐懼。它幾乎是這兩者的一部分。我們在遇到某些不舒服或恐懼的時刻,很可能會自發性地用幽默來化解,但事實上,在不舒服或恐懼產生的最初時刻,這種反射動作早已經隱然而生,以至於和它們合而為一。

  Q︰你的作品中似乎有某種偏好,像在《白噪音》中,你會著墨中產階級的生活狀態,甚至把超級市場描述為一方聖地……
  A︰我認為這是對日常生活和平凡時刻的重要感知。尤其在《白噪音》裡,我試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種光芒。有時這種光芒幾乎是可怕的,有時它又很可能帶著神性或是令人敬畏的質性。但,這種質性是真的存在嗎?呃,應該是吧。你知道,我不像小說裡的莫瑞那樣相信超級市場是個西藏的喇嘛廟,不過那個地方確實有些我們容易錯過的東西。

  Q:可以針對莫瑞的這種心態再多說一些嗎?
  A︰呣,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有個來自第三世界而從未離開家鄉的人,突然間被送到哪個城市的大型購物商場,他不會覺得興奮或恐懼嗎?他難道不會在一片光鮮亮眼的景致中,感覺到某種超過他生活經驗的東西即將發生?我覺得這種元素是存在於我的作品中,那是一種漂浮在我們觸覺和視覺邊界的奇觀。

  Q:為何你的作品反覆提及希特勒和大屠殺?就拿《白噪音》來說,大學教授傑克就是透過在「希特勒研究學系」的工作來抑制自己對死亡的極端恐懼。
  A:對傑克而言,他其實是找到了一種邪惡的保護模式。希特勒導致的破壞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傑克覺得藉此能讓自己隱身其中,而自己微不足道的恐懼會被這種巨大,被希特勒的怪異摧毀能力所吞沒。他覺得希特勒比生命還大---正如我們評論很多名人會說的---他甚至認為希特勒比死亡更大。像我們會去逃避恐懼感,是因為我們是如此深切地感受著它,在這裡其實一直有種強烈的衝突存在,我只是借傑克來突顯這種衝突。

  我想這是一種我們都有的感覺,一種我們幾乎不願談論卻一觸即發的感覺。在《白噪音》中,我試圖將它與其他我們觸手可及卻不存在於經驗裡的感覺聯繫起來。這種非比尋常的恐懼,一直與我們試圖壓抑或逃避的死亡恐懼都是相關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745911
  • 叢書系列:Island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部 波與輻射

1
旅行車群在正午時分抵達,在校園西區綿延成一條亮閃閃的長龍。它們魚貫向前,緩緩繞過那座橘色的工字鋼架雕塑,向學生宿舍前進。這些旅行車的車頂上載著仔細捆綁好塞滿或薄或厚衣物的旅行箱;載著裝有毯子、靴子皮鞋、文具書籍、床單枕頭和棉被的紙箱;載著捲起來的地毯和睡袋;載著腳踏車、滑雪屐、帆布背包、橡皮艇、英國式或西部式馬鞍。當車輛慢慢停下靜止後,學生們便蹦出車外,奔向後車門,一件件搬出裝在車廂裡的東西:立體音響、收音機、個人電腦;小冰箱和小瓦斯爐;裝在箱子裡的唱片和錄音帶;吹風機和電熨斗;網球拍、足球、曲棍球和長柄曲棍球桿、弓和箭;各式管制物品、避孕藥丸和避孕裝置;仍裝在購物袋裡的垃圾食物──蒜味洋蔥洋芋片、烤乾酪辣味玉米片、奶油花生小餡餅、「瓦飛洛」或「卡布斯」早餐麥片、水果軟糖和太妃爆米花、「咚咚啪」棒棒糖和「神祕」薄荷糖。

這二十一年來,每到九月份,我便會目睹這樣的景象上演。這是個輝煌的時刻,卻也一成不變。學生們以滑稽的叫喊或突然跌倒的動作向彼此打招呼,也總是一樣,互相吹噓這個夏天過得是如何精彩痛快。他們的父母待在汽車旁,頭暈眼花地站在大太陽底下,從各方面看見自己當年年輕的形象。那認真曬黑的皮膚,那精心裝扮過的臉龐以及顰蹙彆扭的表情。他們體驗到一種新生的感覺,領悟到一種共識。這些已為人母的女人個個伶俐機敏,保持節食中的苗條身材,她們知道所有人的名字。她們的丈夫甘心撥出時間,儘管距離遙遠卻也不在乎;他們身為父親的任務大功告成,個個身上都流露著一種已投保了高額保險的感覺。像這樣的旅行車隊大集合,比起他們一年之中會做的任何事,比起正式的宗教儀式或律法慣例,更能讓這些父母知道他們是思想相似精神相連的一群人,是同一個種族,是同一國的人。

我離開辦公室,走下山丘到鎮上去。鎮上有些建有塔樓、門廊高達兩層樓的房舍,住在這兒的人們皆擁有古老楓樹的遮蔭。這裡有希臘復興式與哥德式的教堂,還有一間精神病患收容院。病院擁有一條細長的柱廊、綴有花飾的老虎窗,以及一個極為陡峭的斜屋頂,尖頂處的裝飾物是一顆鳳梨雕塑。我、芭蓓和我們以前結婚所生的小孩,就住在這條寧靜街道的尾端。這裡曾經是一座森林,處處都是深淵幽谷,如今我們的後院外面就有一條高速公路,就位在我們的下方。每到深夜,當我們躺上黃銅床時,飛馳而過的稀疏車流把我們的睡眠圍裹在一種遙遠而平穩的呢喃聲中,宛如亡魂在夢境的邊緣喃喃自語。
我是山上學院「希特勒研究學系」的主任。這個學系是我在一九六八年三月創建的,那天是個寒冷、明亮,偶有幾陣東風吹來的日子。當我向校長提出建議,認為我們應該設立一個專門研究希特勒生平與事蹟的系所時,他一眼便看出了可行性。這件事馬上造成轟動,完全可說是成功之舉。這位校長後來成為尼克森、福特和卡特總統的顧問,直到他死在奧地利某個滑雪場的纜車上為止。

在第四街和榆樹路的十字路口,車輛在此左轉就能抵達超級市場。一位女警窩在一輛盒子般的警車裡在此地巡邏,尋找違規停車、超速駕駛和過期的檢驗貼紙。鎮裡的每根電線桿上都貼有自製的尋狗尋貓啟事,其中還有些是出自小孩子的手筆。

會員評鑑

4.5
6人評分
|
6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
|
2016/12/19
唐德里羅(Don Delillo)的小說「白噪音」,對我的閱讀經驗來說,有點新鮮。因為一開始是描寫有點瑣碎的美國家庭生活,雖然沒很辛辣,沒那麼賤,卻也讓我覺得有點卡通「辛普森家庭」的味道。尤其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時有天外飛來一語的感覺。當然,這不是辛普森。

第一人稱的是第五次婚姻的大學教授,一個非常特別系別的系主任「希特勒研究系」。他太太自己也經歷過幾次婚姻。兩人之前個別婚姻生的子女,有的也住在一起,還有他們合生的共四個小孩。一家子從平凡中產階級家庭生活,面對環境意外巨變,與早已開始確未曾留意的微變,而被迫改變的驚悚故事。

各種採購、消費行為、日常生活,重複地充斥在小說中;早熟的小孩,不時發出驚人之語,讓成人世界被迫去應對。預期外的環境改變(重大工場的工安汙染事件),導致眾人的行為改變,對未來的焦慮、畏懼、無知,呈現在各種心安的藥物需求的大量增加。歸根究柢,是對於死亡的恐懼,無時無刻不在,只是常隱藏在所有非理性、超現代的行為上,直到掩蓋不住為止。然後就是瘋狂卻又自以為理性的行為,導致毀滅。

作者利用非常大量的對話,說出他的觀點,卻也多是一般人不願意去面對的危機。科幻式的超現代感汙染方式,激發最深層的恐懼。只是隨著時間,邊際效應遞減,人們又麻痺了。無法逃脫,依舊恐懼的人,也是最終受不了而崩潰的人。除了環境汙染,人與人之間非物質的各種歧視,也是一種讓人椎心的恐懼。

對照台灣,面對日月光等工廠的汙水,不會讓人長久害怕;即使中油、台塑的長期汙染,也只有後勁、雲林人怒吼,其他台灣人多是漠然。也許就算出現日本核島複合式災難,台灣人大概也會忘得很快。然後新的歧視(非災區歧視受災區族群),慢慢湧現,形成另種恐懼!

我們對未來無知,對死亡有感覺卻不精準,在學習豁達之外,人們先擁抱恐懼的多。當我是旁觀者角度時,我大概會更能在話語中寧靜的傾聽了。
展開
user-img
5
|
2011/12/26
絕對是個經典,是一本描寫生命、死亡與恐懼的書。
那些內心看不見卻是生命最恐怖的雜音的恐懼,
一層一層的在文字中炸開,絕對的推薦,
是一本不會只想看一次的書。
展開
user-img
4
|
2011/06/17
正在閱\讀中, 本書雖是 \"1985\" 出版, 但閱\讀時卻不會有它是一本老書的感覺, 台版中譯本一開始最大的敗筆就是某大師的推薦序, 整一個在掉書包, 這種婉如學術論文的序文, 會讓對本書有興趣的人覺得內文一定生硬艱澀難懂, 別忘了, 它是一本小說! 如果看小說還得字字啄磨, 那只會讓人想睡覺, 在現今書籍閱\讀人口漸漸變少的時代, 如何讓人能對一本作品產生興趣, 序文亦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份! 而譯者亦出了些小錯誤, 在1985年(或之前), 連視窗作業系統都尚未普及(當時Win 3.1 1992年才問世), 何來的 \"垃圾電子郵件充斥\" ? 因我沒看過原文版, 不知這是作者事先預知, 亦或譯者自作聰明?
展開
user-img
5
|
2011/04/08
這本書獲選為時報開卷2 010年十大翻譯小說之一,作者唐德里羅 (Don Delillo)為美國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極高的作家。這本書出版於1985年,已成為美國文學教學中的經典,事隔25年這本書才有繁體中文版問世,對台灣的讀者來說,可說是遲來的鉅作。
這本小說的主題是在探討現代人對死亡的恐懼、在死亡的恐懼下人類會做出的反應、以及大眾意識受媒體影響的深遠與不自覺。作者藉由三大主題的段落,對這些現象做出深刻卻不失幽默的分析與嘲諷。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個在大學開創”希特勒研究學系”並擔任系主任的大學教授,他結過五次婚、與現任妻子及四個他們各自在前幾任婚姻中生下的小孩住在大學旁的小鎮上。整個故事並沒有太大的情節起伏,第一個段落就是他日常生活與妻子、孩子、以及同事間的互動。在這個段落中作者藉由人物間犀利而幽默的對話來闡述自己對現代社會種種怪象的想法。第二個段落則是鎮上遇到了毒氣事件,居民們被迫疏散的過程,作者也在這裡開始佈下死亡恐懼的具體形象,並且有像是”The road”及”The Mist”中的末日荒涼及混亂感的描述。第三個段落則是全書最精華也最好看的部分,主人翁因曾暴露在毒氣下,真實地有了必須面對死亡的準備,看他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轉變及行動,作者讓讀者感受人類對於死亡的種種想法,全書的最後幾頁將整本其實不怎麼會令人愛不釋手的情節做了一個非常出人意表的總結,也將全書的意旨做了一個極為明確的濃縮,讓這個閱\讀經驗劃下完美的句點。
老實說,這本書並不”好”看,需要用點耐性才能融入其中。但是雖然已經是25年前的作品,放在現在來讀仍具有預言性的指標,顯示它經得起時代的考驗。
可能是因為我年紀還不夠老,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面對死亡的恐懼,平常也沒有太過受到媒體的荼毒,也有可能本書太過深奧,所以我並沒有像原先預期地會大受震撼的感覺。
不過,這畢竟是一本頗為重要的著作,沒有時間閱\讀的讀者不妨參考博客來關於這本書的介紹,最棒的是其中竟然將南方朔先生寫的導讀完全刊登出來,光看這篇導讀就可以一窺本書的精華所在,還有幾頁內容試讀,也可以感受一下作者的文字功\力。
個人才疏學淺,只能說:”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仍歌頌著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善念”,是我對閱\讀作者這本書後一個非常簡短的心得總結。
展開
user-img
4
|
2011/03/11
你有躺在床上胡思亂想的習慣嗎?

你有沒有想過出生在1990年,而今天已經2011年,也就是說你已經20歲
而一個人的壽命以100歲來算,你已經活過人生的1/4了?
而你有沒有替父母想過,他們已經4.50歲,尾數實在不太敢算,也就是說他們已經過了1/2?
再算一算,你能和他們的相處時間可能只剩下20、30年,再換算成天數就是7300~10950天
如果換成時數,扣除上班上課還可能遊玩,一天用5小時算,會變成36500~54750小時...

會不會覺得時間就這樣算有點驚悚?因為我們用一個小時的速度是這麼快
而我們摯愛的人,看著過往照片,隨著他們的身材、皺紋、白髮變化,你會懷念過去煥發的模樣?
他們抱著幼小的我們,到現在勸說著我們,而我們也即將成為他們的角色
是取代?是汰換?是傳承?是時間?是世界?是永恆?

你說你不怕死?你說這種感覺只要忽略就沒關係了?你說信仰帶你走向嚮往?人生有意義就好?
看著電視上的1亡3傷、凌虐、颱震...
周圍圖像的美妝、饗食、藝娛...
而我們也即將從1/4、2/4、3/4...

會這樣述寫感覺,靈感是拜自作者的敏銳
本書用各種角色的詭辯、平凡生活的細微變動、危險事件
把你可能想過床邊故事一一描寫

對你來說可能會煩厭所謂的喃喃自語
對我來說本書的文字理解難度很高、是個敏感又令人畏懼的主題
但耐心細讀,那也可能是個微妙的閱\讀經驗

究竟,死是什麼?

(四顆星是介於你可能喜歡或不喜歡)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