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逛展覽】數學作家賴以威:單位是連結「數學」與「現實」的橋樑

  • 字級



「1 顆蘋果有多大?」「1 公斤到底是多重?」「1 公升的水倒出來有多少?」「10 秒到底有多久?」
日常生活中充滿了這些「單位」的數字,但有多少人能夠具體說出來這麼多?那麼多? 到底是多少?

跨越 2181 公里的距離,享受 3600 秒的互動體驗,來自東京 21_21 DESIGN SIGHT 的設計體驗展「單位展」原汁原味移展台北,由設計師、建築師、學者等所組成的展覽會團隊,讓大人或小朋友都能夠透過實際操作、互動,搭配豐富的視覺效果呈現,體驗「單位」的存在。

單位展就像 ipad 一樣,從 8 歲到 80 歲的人都能輕鬆體驗,走一趟單位展吧!



文╱賴以威(數學作家、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數學是平行於現實生活的另一個世界,那裡一切都是抽象、完美的(你一定知道,現實生活中沒有真正的直線這件事)。單位,是連結兩個世界的橋樑,讓我們能引用數學世界裡的事物——數字,來丈量現實世界。


作品「算額奉納」(圖片提供/賴以威)


直覺的精準度大概跟每週運勢預測差不多,與現實往往有不小落差,所以我們需要「單位」來量化直覺。有人說,數學能讓一般人做到專家才能做到的事情,單位就是個絕佳的例子。如果今天沒有長度單位,恐怕只有蘋果果農才能用手比畫出一顆蘋果的大小。

單位展裡就有一個人機互動介面,每個人都可以用雙手在空中虛捧出一顆蘋果的形狀,藉此傳遞自己「直覺」中蘋果的大小。太太珮妤捧出來的尺寸是棒球,我捧出了一顆火龍果,答案出來後我有些尷尬。

可是只要給我一把尺,再給我一分鐘測量,我也能比畫出跟果農一樣精準的蘋果尺寸。這就是單位的力量,能將「類比」的直覺轉成「數位」,測量後只要用一支筆或背起來,就可以輕鬆存取、複製。

我很喜歡單位展裡的一項展覽,針對某件事物,它用另一種單位取代慣用單位。比方說,原子筆的墨水。

通常我們用容量單位「毫升」。但「單位展」裡將它轉換成長度單位——可以寫幾公尺?一看到這個單位,我腦海裡浮現出一個人被困在白色空間中,手裡有一支黑筆,不知道自己在哪裡的他彎下腰走著,原子筆在地上拉出一條長長的黑線。

筆跡中斷了。「我走了400公尺嗎?不對,這是比較廉價的筆,只有150公尺。」
僅僅變換單位,就會讓人下意識地從另一個角度去觀看事物。

另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用「轉」來定義時間。

時間是最不容易被察覺,也最服膺於自然法則的單位:天是地球自轉一圈,月是月球公轉一圈,年是地球公轉一圈。設計師定義了「鑰匙在手上轉一圈」、「在櫻花樹下繞一圈」、「做一個霜淇淋」等各種有趣的時間單位。當然,這些單位不堪使用,因為它們過於主觀,每個人的「鑰匙轉一圈」要花上不同時間,就像春秋戰國時代的車不同軌、書不同文,沒有統一的標準,無法使用。


作品「我所思考的時間單位」(圖片提供/賴以威)


但它在另一個層面上卻是實用的!小時候玩鬼抓人,不就是要矇住眼睛的鬼在原地轉幾圈,一方面失去方向感,一方面做為時間的單位,讓其他人有時間逃跑嗎?

這些單位雖然不精準,卻因為「好理解」,提供了一個大概的範圍。三麗鷗(SANRIO)深知這點,採用了「蘋果」做為Hello Kitty的單位:身高5顆蘋果,體重3顆蘋果。讓沒有公分與公斤概念的小朋友,也能輕易在腦海中描繪出Hello Kitty這隻密度或許比蘋果還低的貓。

每天使用的單位,已經宛如空氣般理所當然的存在。事實上,每一個單位的設計與選擇,背後都充滿了巧思,這些被忽略的巧思,如今透過「單位展」的精心策劃,重新浮現在我們面前。


(圖片提供/賴以威)


賴以威
數學作家、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認為數學不只是助眠跟考試工具,而是一種精準描述的語言。理解數學,就能用另一種更理性與特殊的角度來理解世界。文章散見於《聯合報》《國語日報》《未來少年》數學專欄,著書有《超展開數學教室》《葉丙成的機率驚艷》《再見,爸爸》,曾獲時報文學獎(書簡組),菠羅科學獎(數學)。


    展覽訊息       →點此購票去

21_21 DESIGN SIGHT 企畫展 in Taipei
-單位展 This much, That much, How much?-
www.facebook.com/MeasuringExhibitionInTaipei
展覽時間:2016 . 07 . 01 (五) - 2016 . 09 . 16 (五)
展出地點: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五號倉庫
主辦單位:INCEPTION 啟藝文創
企劃:21_21 DESIGN SIGHT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吵完0是不是偶數,要不要來做些更進階的三國數學?

如何不著痕跡統計討厭曹操的人數?「連環計」背後的數學原理是什麼?三國趙雲如何用數學進行即刻救援?

227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