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黎明前說我愛你》彼得.加多斯:愛,就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 字級


(攝影/陳佩芸)(攝影/陳佩芸)


親愛的XX:

……我不知道妳以前還待在德卜勒森的時候認不認識我。在祖國「徵召」我去服強制勞役之前,我在一家獨立報社工作,我父親在主教宮殿裡開了間書店。從姓名跟年齡來看,我覺得自己應該認識妳……

想像正逢青春年華的妳,幸運地自戰爭中生還,暫時移住到難民營棲身。難民營的日子安全簡單,卻也靜滯茫然,漫無盡頭。某日妳收到一封陌生男子的來信,他的筆跡優美、字句懇切,行文間還流露著似有若無的熟悉感。出於禮貌,或許也有一些其他,妳決定回信給他。妳其實不確定自己想不想再收到他的回覆,也不確定這封信一回,會開啟什麼樣的命運。

寫信的男子是米克羅斯,在這裡填入的收信女子莉莉,是米克羅斯上百個「親愛的」之一──同樣劫後餘生的米克羅斯在另一個難民營裡勤奮不倦地寫出117封信,寄給素昧平生的諾拉、伊莉莎白、蘇珊、莎拉、凱德琳……。他滿口鋼鐵假牙,又瘦又醜,還罹患肺結核、被醫師宣告只剩下六個月壽命。他不想平白等死,應該說,他不認為自己會死。他相信這一封封唐突的情書能為他帶來一個妻子,他相信愛能讓他活下去。

黎明前說我愛你

黎明前說我愛你

而米克羅斯真的活下來了,莉莉也真的嫁給了他。他們是匈牙利知名電影與劇場導演彼得.加多斯(Péter Gárdos)的父母;他們的故事,在距離二戰結束後半個多世紀重見天日。

加多斯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如何相識、相愛,而在父親過世之後,他從母親手中接過一大疊他們在難民營期間魚雁往返的情書,才初次親炙父母戀愛現場。驚異又讚嘆的他,決定寫下父母的愛情故事:《黎明前說我愛你》(Fever at Dawn)。

彼得.加多斯雖已年近七旬,言語中仍可讓人感受到他強烈的熱情和能量;談及雙親與眾不同的愛情歷程,更可看見他性格中的浪漫。「我對愛情的看法,大概從15歲後就定型了。」假使愛情是一種信仰,加多斯該是最忠貞的信徒。「我堅信的事物很少,愛情是其中之一。」他從青少年時期便做如是想,不曾透過任何人的指引,彷彿與生俱來。「我深深明白,我的生命之所以發生改變,都是因為愛情。」當他在50多歲時得知雙親的戀愛經過,他才頓悟,原來自己對愛的信仰來自父母的基因,那更強化了他對愛情既有的想法。「我覺得我必須將這個故事寫出來,就當是為愛情做點什麼。這是天意。」

正因為自己父母以這樣奇特的方式墜入情網,讓加多斯對愛更堅信不疑。「在那個時空之下,那是他們得以愛上彼此的唯一方式。」他一開始時常疑惑,米克羅斯與莉莉究竟是愛上對方這個「人」,或是這個人背後所代表的「生命」?「但如果你深入去想,你會發現,這兩者並無異同。」加多斯強調。

(攝影/陳佩芸)(攝影/陳佩芸)


「我父親在1945年得到肺結核,醫師說他只有半年可活。他告訴醫師『我要給自己找個老婆』,這意味著他宣告:我要活下去。有人問我母親為什麼願意跟一個將死之人在一起,她說:即使只剩一天,我也想和他結婚廝守。」這讓加多斯反覆提問:愛是什麼?「現在我認為,愛沒什麼,不過就是打敗那些不可能。」愛是非理性的,你無法解釋兩個人為什麼會相愛。

將父母的故事拍成電影加多斯也將父母在難民營相識的故事拍成電影《Fever at Dawn》

從生理上來看,生命不過就是出生與死亡,沒什麼了不起。只有一件事給了生命理由──與其他人發生連結,產生難以言喻的情感。也就是愛。」米克羅斯與莉莉在未曾謀面時,透過文字,愛意就已萌芽。「想想這個:沒有肢體碰觸的愛,那是最純潔、純摯、純淨的。你再也想不到比這更美的事物了。」所有人都不看好米克羅斯與莉莉之間緣木求魚的愛情──距離的存在,疾病的威脅,死亡的恐懼,再沒有誰比他們面對著更多難關;而你要如何勝過那些仿若命定的不可能?「之於這些問題,我父親的答案是:如果你能去愛一個人,那就是你活下去的理由。」他以愛為藥,擊退死神;他們的愛情,無非也是一種奇蹟。

我認為愛與死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體兩面的。如果你不想墮入萎靡,想要繼續前進,你必須不斷地愛。」米克羅斯與莉莉的信件絲毫沒有提到戰爭或集中營的慘況,也不曾著墨難民營生活的艱辛。他們對彼此描述自己,想像對方,訴說愛意;他們相互汲取能量,給予希望。「信中的每個句子,都讓你感受到強烈的渴望:我想活下去、我想去愛、我想忘記那些痛苦。」愛足以打敗周身圍繞的諸多恐懼,這是加多斯從父母信件中得到的訊息。

「台灣與歐洲或許距離很遠,或許連結不深,但我相信這些訊息會有一樣的意義。」身而為人,同樣都會有失去希望、感到無助的時候,而愛情可以幫助我們擺脫這些低落的情境。「所以我把這些訊息帶來這裡。」加多斯笑了。他內心始終相信的,正巧與出版社為他這部作品所下的詮釋一樣:只要相信愛情,沒有不可能的事。

(攝影/陳佩芸)(攝影/陳佩芸)



電影《Fever at Dawn》片段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511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李琴峰特輯】作家是永遠的異鄉人:首位獲得日本芥川獎的臺灣作家 李琴峰

「之所以能存活之今,我仰賴的是知識與文學的力量。知識賦予我客觀視野,使我得以抽離自身體驗,在時間與空間上拉開距離,客觀看待自身的處境與狀況,同時也獲得了摸索自身苦痛根源的線索;文學則賜予我表達的手段,使我得以將自身的絕望、無力、憤怒、憎恨、憂煩、苦悶等主觀情緒,加以消化昇華。」─摘自李琴峰獲獎演說文

25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