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創作獨白

鬼迷心竅,是編輯的最佳動力。

  • 字級

不知道為什麼,我腦海裡一直清楚地記住《只是孩子》取得授權時發生的片段。收到版權代理極度興奮傳來簡訊報佳音的同時,我正在支援另一個會場《昨日書》新書發表會,台上正由馬世芳與陳昇精采對談......

再把時間往前倒帶兩週的某一晚,我讀著英文樣章,僅僅讀了兩頁前言佩蒂輕輕地述說著面對羅柏?梅普索普在病逝前的最後一刻,讓我感動好久無法入眠。儘管我不確定是否真的耳聞過這位龐克教母的任何一首創作,或在設計書區曾經翻過另一位充滿傳奇的禁忌攝影師的攝影集,但我在隔天的選書會上附議總編簽下這本書,因為實在太獨一無二了。

如此對《只是孩子》一見鍾情的愛,如何能原汁原味分享給讀者,從內文、包裝定位到每個編輯環節,說真的徹底考驗了我尚待磨練的編輯基本功。

首先面對的正是譯稿是否能精確地保留住佩蒂?史密斯詩意的口氣。這位曾經想當詩人的龐克教母,年少時代就熱衷讀韓波、布雷克、惹內、波特萊爾,這本書雖然是非文學,但字裡行間充滿詩歌的氣息。翻譯者也熱愛搖滾樂,初稿到手已經看出用心,但我們仍嚴陣以待,全公司出馬「盯場」雕琢字句。而原本被我們懇求協助審訂寫導讀的馬世芳,最後因為太愛此書,投入編輯事務中,甚至不惜親自示範更好的譯法,協助我們整理對照書裡的人名、地名、唱片名、歌曲、照片、詩作,整個工程之浩大,猶如整理一本「七○年紐約當代藝術名人堂」名冊,現在回想起來都忍不住驚嚇出一身汗。

這本書,並非佩蒂個人的自傳,許多部份是她為承諾終生的摯愛也是創作夥伴羅柏而「寫下的兩人故事」;是佩蒂為倆人最精華的時光,留下的情書。在決定怎麼呈現書封包裝時,我們邀請了總是能在視覺上突破舊有美學的聶永真出馬。篩選所有照片後,大家一致同意這倆人第一次約會的科尼島合照最具說服力:波希米亞的打扮,傳達出她們「只是孩子」的不羈。永真簡單用幾個手法就掌握了該書的時代調性:網印凸起的標準字,呈現七○年紐約塗鴉藝術;UV白底襯托出老舊照片的氛圍,簡單地顯現「拍立得」效果。最讓我們高興的是,這個封面讓佩蒂本人滿意極了。

編輯這本書有個小插曲,《印刻》雜誌來談希望以佩蒂?史密斯當封面人物,作一個月專輯。佩蒂本人很豪爽地答應她的照片都可以使用,但大家最熟知的白襯衫佩蒂在《群馬》唱片封面上那張照片,卻需要重新與攝影師羅柏的遺族談授權。所以我們就遇上「偉大創作家都有難搞的遺族」。照片的費用並非關鍵問題,主要是羅柏的家族對其創作的完整性要求極高:「不准壓字、不改大小、不做效果」,為難了《印刻》雜誌編輯部,破例為佩蒂?史密斯三番兩次改封面送審,才得以過關這個專題。特此鳴謝。

這些一關一關過的《只是孩子》編輯、企畫過程,足以讓人神經緊繃至極限。我還記得在發稿前兩週,我在公司、排版公司來回奔波,而回到家中則是疲於與代理羅柏的基金會聯繫照片事宜。然而很奇妙的是,每當拿起書稿校對閱讀時,我卻充滿享受、完全放鬆。佩蒂誠摯而深刻的文字,幾乎讓人忘記這段花了二十年才完成的故事多麼讓人肅然起敬,更多時候,我彷彿跟著他們一起生活在那個時代,時刻感受那創作者最原生的熱情。如果說出版是賭博,書裡那句「為藝術而生、為愛而活」確實就是讓我鬼迷心竅、想為它而賭的開始。

最後,喜愛這本書的人真的很多,成書過程受到這些熱情的協助,讓我深深感激。這些人比我更熟悉書中那個偉大時代:馬世芳與葉雲平的專業指正;把翻譯佩蒂的詩句當成創作的詩人林維甫;還有二話不說就大力為我們到處推薦的:1976阿凱、林維甫、林貓王、陳俊志、陳綺貞、陳德政、張鐵志、張懸、詹宏志、蔡康永。謝謝您們。文/陳柏昌(《只是孩子》責任編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關於「愛」,他們說得太一針見血

愛是美好的感情,但並不總能帶來美好的感受。有時候說得太多,有時候難以啟齒,這幾篇文章裡的愛各有不同,一定有一種能深深打中你。

17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