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創作獨白

能收能狂、如來寫意超越漫畫的藝術傑作!

  • 字級

我今年二十八歲,可能是兒時對鄭問老師有記憶的最晚一輩;但要向同輩推介鄭問大師的作品卻不是件困難的事。

先前曾在網路上做了點調查,才確認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對「鄭問」這名字的認知度幾乎是零。此調查結果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畢竟人才外移一向是台灣文化產業在面對的嚴重問題,而如此一等一的大師,早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就被日本講談社給「挖角」過去了。

這不是漫畫……

小時候之所以知道鄭問,就是由於《東周英雄傳》在日本發表,並得到日本漫畫家協會所頒發的「優秀獎」(日本漫畫家協會優秀賞,得過此獎項的畫師有手塚治虫、藤子不二雄、大友克洋……等人)。訊息遲遲傳回國內,老三台媒體並未大篇幅報導,反倒在孩子間掀起熱烈話題。當時就讀於美術專班、熱愛漫畫的我立即找了曾在台灣連載的《阿鼻劍》來看,鄭問這部與編劇馬利(即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先生)合作的作品對一名九歲孩童而言,老實說實在不怎麼吸引人……尤其這名孩童當時還主修水墨畫,簡直就像看到老師要求我臨摹的高難度作業一樣,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這不是漫畫……」我在心中默默嘀咕著。

對稚氣的我來說;所謂的「漫畫」,就應該是簡單、刺激、易使人上癮的讀物,不需要太高的藝術層次。在小學生的觀感之中,鄭問的畫風與故事劇情並不是能令孩子「上癮」的東西,殊不知長大後再重看竟十足驚艷!

當年不時興「台灣之光」這類形容詞,但身為數十年來首名獲得日本漫畫家協會「優秀獎」殊榮的非日籍人士,鄭問老師無疑為台灣之光。這位大師是誰?他近年雖未推出新作,當年卻震撼了日本這世界數一數二的動漫大國。

以鄭問為首,抗衡日港漫畫

一九九零年代初期,台灣漫壇人才濟濟,日本漫畫當時雖仍佔台灣漫畫出版品的大宗,但是對我們小學生而言,本土作品《YOUNG GUNS》 就和《聖鬥士星矢》同樣受到歡迎。鄭問、麥人杰、敖幼祥……等,能在《星期漫畫週刊》中連載作品的都屬大師級。當時還有本專門刊載本土漫畫家作品的連載月刊《龍少年》也蔚為風行。不幸的是,本土畫師雖有才,卻大多跳脫不出日系人物設定的框架、亦或是港漫的華麗畫風。

隨著市場熱度退減,《龍少年》在一九九八年正式宣告停刊,僅有幾名異數,也就是當時孩子們戲稱為「S級」(源自《幽遊白書》設定)的作者足以與日、港相抗衡,以鄭問為首,引領一股不流於俗套的獨特畫風。「不俗」算是很低調的形容詞了;一向排外的日本漫壇稱鄭問為「亞洲至寶」。說白話點:他的作品早已超越了漫畫的藝術層次。

畫好字妙、豪氣寫意

提到「水墨風格」的漫畫作品,時下年輕人比較熟悉的應該是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的《浪人劍客》。井上雄彥擅長用水墨筆觸描繪劇中人物具流動感的髮絲、面部神情,並配上以「工筆」技法精細刻畫的陰影層次與細節。鄭問的作品則完全不同,很明顯地多了幾分豪氣與隨性、甚至是寫意感。井上雄彥的作品是「漫畫的基礎、水墨畫的呈現方式」,鄭問則是「水墨畫的基礎、漫畫的呈現方式」;兩者各有擅場。

中國有名人稱「狂生」的國畫大師范曾曾言道:「狂生論九品(正六品,負三品),最高境界為魔!」以傳統水墨大師的標準來評比漫畫家作品或許不盡公平,但鄭問的筆風卻令人聯想起范曾的作品;能收能狂、如來寫意。范曾也曾說到:「畫好字妙的人並不多」,在《東周英雄傳》中,讀者卻能有幸同時一窺鄭問大師的墨寶。

天才、異才、鬼才

日本著名譯者金原瑞人如此形容《東周英雄傳》:

「《東周英雄傳》,這他媽超強的啊!
今年漫畫、劇畫(漫畫的一種風格,強調戲劇性的線條與畫風)部門的『最佳作品』很迅速地就決定是這一部了!只能說這是十年、二十年難得一見的天才、或說異才、甚至可說是鬼才的登場。

這是於《週刊モ-ニング》週刊連載的每月一回、單篇形式的劇畫……繪畫方面,一言以敝之:非常傑出!人物、背景、戰鬥場面,全都非常出色。狂放的筆觸、大膽的構圖、鮮艷的用色、留白的絕妙……總之這動作感和魄力,讓人只能毫無保留地稱讚。

多年來,在《週刊モ-ニング》上連載過許多有趣的作品,舉凡《沈默的艦隊》、《夏子的酒》……每一部都已經相當精彩,但《東周英雄傳》卻完全突破格局。

日本的劇畫界!震撼吧!在日本是否能夠出現超越鄭問的劇?畫呢?」(原文刊載於一九九一年《朝日新聞》)

公元前七七零年,周朝京都自鎬京東遷至洛邑,歷史上稱東遷以後的周王朝為「東周」。那個充滿故事性與戲劇張力的經典歷史,已是兩千多、近三千年前的事了,當時的英雄逸事今日依然為人所津津樂道,而鄭問大師的《東周英雄傳》問世已逾二十年,在這二十年間,似乎還沒有任何一部台灣漫畫家的作品能在日本掀起如此萬丈波瀾。

在此文一開頭就曾提到:要向同輩推介鄭問大師的作品並不算困難。我相信任何一名對美學有觀感的成熟讀者,在初次見到《東周英雄傳》這部作品後都會感到無比詫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動漫市場能更成熟、更活絡、也能留下更多人才。但想起現下終於能有機會收藏記憶中「亞洲至寶」的作品,我才二十八歲卻已老淚縱橫了。

(作者為作家、演員、動漫愛好者)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從《使女的故事》與《證詞》聆聽未來「倖存者的獨白」

「無法否認,女權總是與民主一起殞落的。每一次對暴政的忍讓、每一次對於自由、平等、人權的輕忽,隨時會將所有生命──絕不只是在歷史中被壓抑湮沒的女性──推落萬劫不復處境。……」

23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