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年度百大

2021年度選書|中文書|編輯台手記:想念小小的日常,是疫情衝擊下的共感情懷

  • 字級


當你以為2020已經夠糟了,這世界卻沒有絲毫罷手的意思,我們又迎來更具衝擊的2021。人的活動範圍被迫縮小,與世界產生關連的需求,只能以另一種型態不斷生長。我們需要一種,不接觸土地也能換取養分的強大氣根,感覺自己仍然正和其他人產生某種形式的交互作用。

回顧過去的這一年,我們觀察到出版的速度,一度隨著嚴峻的情勢稍緩了腳步,值得慶幸的是作品依舊精彩,讀者對閱讀的需求也始終未曾停歇。回應來自讀者與出版的熱情,從2021年出版作品中,我們慎重選出博客來這一年,最想推薦給你的12本年度之書:

看見過去看不見卻顯而易見的,從中挖掘故事的意義

翻譯文學年度選書《樹冠上》,以整整六百頁的樹根樹幹到樹籽,一棵樹說盡樹木、人類與自然的共生,正是透過小說獨一無二的本事,重新創造出肉眼見不著的全景圖。生命如此豐富,而人們是如此寂寥─「樹木彼此交談。他們想要引起我們的注意。為何我們看不到顯而易見的事物?」就像是多線情節發展交織,來到凝聚的最高點,在壓抑一整年後終於獲得喘息。

經過這一年,或有告別,但我們活下來了,被迫脫離運行軌道的未知讓人驚惶,也意外發現老派溫柔發揮著不可同日而語的新力量。小川糸以《獅子的點心》讓我們在接受死亡必然的同時,還能由內心深處生出「活著真好」的感激,重新體會生命中對自己依然重要的那些事。打開書本也像拆禮物,從設計、紙張到手感,都美得彷彿具療效。

華文新生代作家,則顯露初生之犢氣勢。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是高度成熟作品,精準刻劃台灣日常,文字食感鮮明,味覺記憶足以擴散在跨世代讀者腦海裡。從個人的原生家族記憶,橫越世代的歷史。想念小小的日常,是疫情衝擊下的共感情懷。

徐振輔《馴羊記》試圖摸索新的自然書寫可能,不局限純粹的經驗描述,進一步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重新檢視過去以人為主體的觀點,看見過去看不見的,卻顯而易見的事物,從中挖掘故事的意義,我們因而發現彼此仍以某種型式連結,在這世界共同存在著。少了人為,我們更認真的注意到環境的改變,而《大地之下》、《山林書籤》則充滿寓言,象徵不易言說的一切。

 

人類最關心的只有這兩件事,如何求生和怎麼好死

在這樣的大疫之年,出版和日常的生活節奏被打亂,所有的需求都回到原始本能:如何生、怎麼死。

當代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曾寫道「人生少些遺憾,比較容易面對死亡。」所以當他得知妻子即將不久於人世,夫妻兩便合寫了《死亡與生命手記》,雖然書寫起於不幸,但對全球讀者來說,在命運之前,大師也只能是普通人,旁觀亞隆如何面對與走出衰頹死亡的黑暗境地,那可能是一種幸運。「悲傷,是我們為敢愛所付出的代價。」這也是貫穿所有關係與生命的核心課題,當死亡來到面前,除了臣服之外,那些曾經想活下去的努力與流下的眼淚都是活過的最好證明。

在告別之後,留下來的人依然要繼續前行,人沒有愛一天都不能存在,為了離開孤單之牢,我們願意付出各種徒勞,《愛的藝術》就是為了讓活著的人減少遺憾。正確來說,愛是用來努力的,而不是用來墜入的。當你終於能夠自處而不自憐,當我們能怎麼愛自己,就可能學會怎麼愛別人,這才可能是所有關係和解的源頭。當在死亡幽谷重生,我們最終期盼讀者先能學會《愛的藝術》去打破與重建所有的關係,也同時能好好撫慰自己所經過這讓人膽寒一年裡的所有寂寞。

對於經歷隔離如常態的現代人來說,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學習愛的最好時代。《人類使用說明書》更是為不擅經營關係的你我,打開一道與人相處的小門,作者以科學語言拆解繁複晦澀的身心機制與社會儀俗,巧妙找回人際關係相處的最終意義。

 

我們是誰,我們經歷了什麼,我們該往哪裡去?

疫情讓我們孤獨卻也自立,所以我們不斷回顧周遭的人事時地物,首先浮現的,是「臺灣」。電視劇帶動「斯卡羅」熱,引出世界與於原住民進行相遇的議題,我們是誰,我們經歷了什麼,我們該往哪裡去?《成為臺灣人》敘述殖民的體制底下產生的臺灣人認同,《蔣經國的台灣時代》探索威權國家的經營與轉型,這些著作帶領人們探索歷史的多元性。

臺灣核心命題底下,我們選擇《海上傭兵》作為年度選書,它充份應用荷蘭文史料,從東亞、東南亞的視角,關照明清王朝、日本,乃至大航海時代的荷蘭、葡西的殖民貿易體系,並在未來成為臺灣人的認同起源之一;同時探究臺灣如何被捲入世界體系,從邊緣無主之地,轉身為重要的貿易與戰略據點,作為臺灣的現實參照,既有歷史縱深且具備當下實用意義。



今年亦是回頭再發現臺灣藝術的一年,我們開始挖掘舊時音樂,如《歌唱臺灣》《曲盤開出一蕊花》深入介紹殖民時期的台語歌曲與戰時流行音樂。承此脈絡,更試圖抓住那些江湖上的傳說藝術家,《繪聲繪影一時代》《大井頭畫海報》也紀錄下那些時代電影裡的重要人物。

 

人可能著迷於邪惡,但多數時候人們更願意為善

在這個時代,我們早已受夠造假,追求真相的渴求讓《真相製造》成為今年此類型的代表作,作者出自本土,視野關注國際,同時善用記者身份,將傳聞具象化,呈現真相如何被拉扯利用。《吃佛》以阿壩地區藏人近半世紀的經歷為主線,寫出民族遭壓迫的悲慘故事,警醒人心。

看見悲慘的同時,下一步想的可能是該如何進行援助。《人慈》的作者告訴我們,人可能著迷於邪惡的故事,但多數時候人們更願意為善。這個觀點,將人性本質善惡問題擱置,不否認人可能受限於形體、環境、文化而產生惡的行為,但那並不妨礙人們往善的方向走去。在備受疫情擾動的一年,我們願意如此去相信,並將這份信念以年度選書的方式傳達給讀者。

 

每個人都有致富的方式,但怎麼就只有我不懂

今年因著全球產業重心轉移以及台股表現相對抗跌,大量年輕讀者進入理財市場,除了閱讀經典《投資最重要的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之外,今年我們一致推薦《致富心態》為必須一讀的年度選書,不但能建立投資基礎知識,更從心態上調整你真正想要的錢是什麼樣子。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書中觀點,但我們希望用這本書做為一個引子,降低讀者對投資的抗拒,對於老手而言,也能喚醒你重新思考投資的本質。

也許更體認再沒有浪費時間的本錢,《原子時間》這樣的成功法作品持續成為閱讀焦點。但換個角度思考,怎麼樣才算是成功?《無限賽局》《長勝心態》讓你重新定義人生與工作的方向。市場環境混亂,外部訊息干擾越來越多,甚至影響我們日常的決定或判斷,《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教授在今年這個混亂時刻,出版重磅作品《雜訊》,彷彿一顆定心丸,無論是投資的選擇,還是行為的決策,讓所有的讀者把鍛練自己的判斷力,當作今年最重要的功課。

 

幸福是甚麼?從渾沌不安走向溫柔堅毅的定位之路

將視線拉回於日常中,平凡的日常顯得何其珍貴,我們往內探索「人」的終極本質,幸福會是甚麼?愛又是什麼?每一天,我們內心反覆交戰,學習切換身份,也學習著如何與最愛的人相處。就像《怪獸媽媽》開頭:「獻給我的父母與兒子;也獻給所有深愛孩子而跌跌撞撞的母親們。」在碰撞的過程中,我們終於學會理解,即便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給寶寶,並且永遠保護他。但孩子終會長大,必須由他自己完成生命,我們越能忠於自己,孩子看在眼裡,才越能做他自己。

再切換到孩子的視角,新生代作家林儀《注音練習》,運用臺灣獨有的注音符號,從ㄅ到ㄦ,道盡一個女性、一個母親的一生。以注音符號串起的點點滴滴,讓讀者看見母親為家庭奉獻一輩子的身影,書中文字與構圖雖安排了各式各樣的留白,卻在讀者心裡填滿了未曾說出口的辛酸。我們心疼也感謝,同時感動這樣一個傾注一生,努力追尋自我的追夢人。

接著我們一同打開人類與傳染病的奮鬥史,《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一本看似單純的科普書,卻帶來了「自我」與「群體」「環境」關係的叩問。在漫漫的歷史長軸上,此書就像是為這兩年寫下了最好的註解,提醒此時此刻的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這條聖戰路上的一員,持續思考著我們想當什麼樣的「人」?

 

回想這一年,你會記得什麼?

在這最煎熬的一年,我們慢慢等待,等待時間過去,歲月什麼都沒說,卻終將成為生命中最好的禮物──「希望」。

圖素來源:《孩子們在等著》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