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紀大偉|研究生三溫暖

【紀大偉專欄|研究生三溫暖】話題08#「已知用火」:國藝會寫作補助、台文所博士班、UCLA文學博士班

  • 字級



不少書籍指導研究生求生術,但是往往沒有顧及「文學院研究生」的kimochi。
所以這個專欄特地為寂寞的文科而寫。
研究所好比三溫暖,讓人噴熱淚冒冷汗。
你應該進去呢,還是出來呢?



#本期話題:「已知用火」:國藝會寫作補助、台文所博士班、UCLA文學博士班



有朋友問我,「是不是任何學院出身的碩士,都可以報考政大台文所的博士班?理工碩士,也可以報考台文所博士班嗎?」

同樣的問題我遇過幾次。我都回答「沒錯」,而且鼓勵對方報考。

事實上,國內某些表現傑出的文學院、藝術學院教授就是理工學士、理工碩士出身。有些文學教授甚至擁有理工博士學位(而不是文學博士)。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排除理工碩士報考文學博士班呢?

不過,「不需要文科碩士也可以考文學博士班喔」這個事實,的確很容易讓人推測「報考『門檻』很低」。

人們總是偏食,總是挑選「對自己有利」的事實碎片盯著看,卻忽略「可能很折磨自己」的其他事實碎片。面對政黨,面對愛情,面對勞基法,人們都採取這種態度。面對博士班門檻,人們也這樣「偏食」看真相。

報考台文所博士班(以及其他許多文科博士班)的門檻「不在於有沒有文科碩士」,而在於「是否已知用火」。且讓我用網路流行語「已知用火」來說明。 研究所老師在評估每個報考者的時候,特別在乎兩回事:報考者「是否對本研究所懷抱火熱的心」以及「是否能夠證明已知用火」(也就是說,滿腔的熱火,是否可以「運用」在燒烤食物、煮洗澡水、發射火箭等等)。

在考慮要不要報考文學博士班的時候,「文學類碩士的有無」這個條件比較具體,因而容易被注意;「陳述動機」(自己心中有沒有從事研究的火苗)、「證明能力」(是否懂得用火)這兩個條件比較抽象,因而容易被忽略。結果,許多考生根本沒有準備「陳述動機」、「證明能力」就走進口試考場了,結果腦子一片空白地離開考場。

「陳述動機」和「證明能力」這兩者,對國內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的考生、對美國文學博士班的申請者、對國家文藝基金會(或是其他類似單位)寫作補助的申請者同樣重要。我甚至覺得這三者的道理是互通的。我晚一點會接著談美國文學博士班以及國藝會寫作補助。

國內台文所博士班考生至少要在四個地方「陳述動機」,也就是「清楚說明自己為什麼懷抱火熱的心,來報考喵大博士班(而不是汪大博士班)」。這四個地方是:

  1.  書面資料申請書內的「自傳」(考官要看你對於文學研究的熱腸是怎麼長出來的,而不要看你是否「出身小康家庭」、「從小當班長」);
  2. 書面資料申請書內的「未來研究計畫」(你如果考上喵大文學博士班,你要如何利用「所學知識」來駕馭滿腔熱血?要用來射火箭還是要地熱發電?你有沒有思路清楚、不卑不亢的規劃);
  3. 書面資料申請書內的「報考動機」或「報考主旨」或「前言」(不論這一塊的名稱為何,總之就是申請書的第一頁,也就是整份申請書的「摘要」);
  4. 口試現場的問答。如果你是某個理工學院碩士,你走進台文所博士班口試考場,考官一定會問:「你既然有理工碩士,為何要來考文學博士班,而不是在理工領域繼續發展?」常見的答案是:「因為我喜歡文學。/ 因為我喜歡村上春樹。/ 因為我對理工沒興趣了。/ 我不想繼續在竹科賣肝了。你真的以為這種三言兩語敷衍就可以打動考官嗎?你這個打火機打不出火。

如果你要認清自己有沒有心中火焰(動機),我建議你到荒郊野外,去爬山也好,去泡溫泉也好,對著你自己講出一個小時長度的「陳述報考動機的口語版」。你能夠對自己自言自語深度一小時,再來考場,講出濃縮成2分鐘的自我介紹精華版。就好比將一部長達一小時的電影,剪接成精彩酷炫的2分鐘電影預告。如果你沒有自己提前拍攝一小時的內心獨白錄像給你自己看(注意:拍出一個小時的影片,可能需要10個小時或100個小時的前置工作),你怎麼可能在口試現場播出熱情奔放的兩分鐘電影預告片呢?

你以為阿翰po影片的每一支60秒影片都不需要幾十個小時的前置作業嗎?

上述這個「找出自己最精彩的2分鐘電影預告」適用於「國藝會寫作計畫申請者」以及「美國文學博士班申請者」。雖然這兩種人未必需要接受口試(也就不必現場表演),但是他們也需要在申請計畫的第一頁寫出濃度甚高的「動機陳述」文字版。請你先自我放逐到野外100個小時之後(聆聽你自己的動機為何),再回來撰寫「國藝會寫作計畫」或「美國文學博士班申請計畫」的第一頁。

聯合文學 1月號/2018 第399期

聯合文學 1月號/2018 第399期

讀裁讀儕的肚臍:秘密讀者Greatest Hits第1號

讀裁讀儕的肚臍:秘密讀者Greatest Hits第1號

考生要「證明能力」(證明自己真的會用火),就要在報名博士班的時候交出一篇深度文學評論文章,證明自己評析文學的能力已經達到念文學博士班一年級的水準。文科碩士未必能夠交出來這種深度文學評論文,理工碩士也未必交不出來這種深度文。國內某些精彩的詩評家(評論現代詩的人)其實是理工醫農出身,並非文學碩博士——這是詩壇的基本常識。所以,用「能不能交出這種深度文」比「是否擁有文學碩士」更能夠適切評估報考者是否適合念文學博士。這種文可以是碩士論文,可以是在各種新媒體發表過的網路文章,可以是在《秘密讀者》或是《聯合文學》發表過的評論,總之要讓考官看出你在文學領域駕馭熱火實力就可。

有個實際的衡量標準。你如果要考政大文學博士班,那麼你上網google一下政大文學碩士論文,看看人家碩士論文長怎樣。不管你的碩士學位屬於人文還是理工,你的文學評論能力(詩評、影評能力等等)至少要跟政大文學碩士論文比美吧,不然你要怎麼當博士生呢?你要怎麼當碩士生的學長姐?

以上種種叮嚀適用於國家文藝基金會寫作補助申請者,以及美國文學博士班申請者。

在台灣,有心寫作的人算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可以申請國藝會(或是其他單位)的寫作補助。世界大部分國家的老百姓未必享有類似的機會。國藝會的補助申請表繁雜到可以嚇走「密集恐懼症病友」,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項目也是「陳述動機」這一欄和「證明能力」這一欄。「陳述動機」這一欄,往往也叫做「創作源起」、「申請動機」等等,總之是申請書的第一個欄目。「證明能力」的文件通常叫做「寫作範本」或是「試寫稿」(一萬字的小說稿,或是幾十行的詩稿)。這兩個項目就是比申請書的其他項目重要,但是許多申請人偏偏在這兩個項目打馬虎眼。

美國文學博士班的申請條件也很簡單:美國的老師們特別重視看兩種文件,就是「陳述動機」的文件(也就是「申請信」,statement of purpose)和「證明能力」的文件(也就是「寫作範本」,writing sample,台灣申請者通常拿自己的碩士論文來抵)。台灣申請者耿耿於懷的「其他文件」,如托福成績單、GRE成績單、三封推薦信,固然也很重要,但是這些「其他文件」的重要性低於「申請信」和「寫作範本」。偏偏台灣申請者,基於台灣社會的民情,往往比較重視「其他文件」(畢竟都是考試分數以及老師目光的結晶——都是台灣人的心頭好),卻比較敷衍「申請信」和「寫作範本」。我在台灣遇到許多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也一再發現學生通常在乎考試分數、老師目光,卻「不敢陳述動機」(不好意思說自己的熱情何在)、「不敢證明能力」(拿不出證明自己熱血不是亂噴的寫作範本)——也就是說,這些人如果一去申請美國博士班,就會吃大虧。

剛到UCLA比較文學博士班上課的時候,我27歲。跟我同班的博士班一年級同學卻大多22歲左右。我們的年紀差距很容易解釋:我(跟大多數台灣留學生一樣)是在台灣拿到碩士學位才來美國念博班,而美國人往往是大學一畢業(中間可能去書店打工幾年或是去第三世界做慈善幾年)就念博士班。我曾經也跟其他台灣留學生一樣,「覺得很不公平」:如果美國人可以大學畢業就直攻博士,那麼我(和其他外國學生)為什麼要等到拿到碩士學位之後才能夠跟美國小朋友們當博士班同學呢?

但我很快心服口服了,反而覺得我竟然可以跟這些美國人(他們有些人不是文科出身,而是理工學士)當同學是我的僥倖。我在這裡不是要抱美國人大腿,但是我深切發現UCLA學生(我的博士班同學,我當TA遇到的大學部學生們)大多擅長「陳述動機」、「證明能力」。我沒有看過我博班同學的入學申請信(陳述讀博班動機的文件)、寫作範本(證明讀博班能力的文件),但是我從他們活躍的課程表現可以推測他們的申請信、寫作範本必然寫得舌粲蓮花。畢竟他們早在中學時代(如果他們是念高貴的中學而非平民學校)就一直在練習「寫論文」,不像台灣學生在中學時代(以至於大學時代)卻反覆練習「寫作文」。

我回想自己的學習歷程。如果我大學畢業,沒念碩士班,才不可能到美國念博士——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根本還不擅長「陳述動機」、「證明能力」。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那麼菜的我要怎麼寫出申請信、怎麼交出寫作範本呢?

我那時候,還未知用火。


\\紀大偉最新專欄研究生三溫暖】每雙週三更新//


作者簡介

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老師,
著有小說《膜》、學術專書《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

FB:紀大偉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文學是人生跟人生彼此的映照。」──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郭強生

小說家郭強生以中篇小說《尋琴者》榮獲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關於郭強生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1862 1